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国内外智能照明标准化发展的六个阶段

2015-01-08 作者: 来源: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早在1990年美国剧场协会发布DMX-512,它是一种速度快,简单实用的可用于智能照明的协议,但由于采用的是7位数码,所以其功能有限,且没有规定照明各功能的指令,因而不具有真正意义的互换性。

  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已100多年,尽管目前很多国家或地区因为它的能效太低而禁止使用,但它的发明改变了人类“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因而是伟大的革命;之后电子技术的发展,又有了通过设备来对白炽灯斩波调光的原始初级智能技术,以及不断发展、层出不穷的、智慧照明、智能照明、 照明系统、可见光定位及通讯等新的照明概念方式。

  据李自力介绍,智能照明标准化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在1990年美国剧场协会发布DMX-512,它是一种速度快,简单实用的可用于智能照明的协议,但由于采用的是7位数码,所以其功能有限,且没有规定照明各功能的指令,因而不具有真正意义的互换性。

  第二阶段,1996年把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控制技术写入IEC60929标准,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照明,但仅限于荧光灯,2009年国际电工委出台了包括很多光源控制装置和控制功能在内的IEC62386系列标准,是比较完善的智能照明。之后国际电工委TC34 组织各国专家对其进行修订和制定,2014年已出台了几个FDIS文件,与第1版有很大的不同。需布两条控制线,将来不久可进行方便的无线控制。

  第三阶段,电力载波控制易受干扰、速度慢、功能低;无公认统一的照明专用功能指令集,互换性无法兼顾。

  第四阶段,其它建筑家居智能能融合其它建筑家居智能系统,但无公认统一的照明专用功能指令集,互换性无法兼顾。

  第五阶段,无线控制:Wi-fi、zigbee 、 toothblue等方便实用,但暂无公认统一的照明专用功能指令集,互换性无法兼顾。

  第六阶段,国内联盟标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半导体技术评价联盟等都在积极组织开展和推进智能照明研究和标准化。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