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智能照明让LED照明不再“单打独斗”

2014-08-18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与传统照明不同,智能照明是互联控制的整体系统,因而智能照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照明设计。比如众人皆知的奥运场馆水立方,即是智能照明时代灯光设计的典范之一。

  创新可以分被动创新和主动创新,有的企业迫于时代的压力卷入改革的大潮,此之谓被动创新;还有一些企业高瞻远瞩、主动革新,谓之主动创新。各行各业皆如此,照明行业亦不例外。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灯光工作室主任、总照明设计师郑见伟认为,主动创新是推动照明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单单具有传统的配光、配电能力是不够的,还要具备互联、控制的跨界能力。特别是LED的出现,它可以和建筑、矢量空间、甚至人们的感受完美结合在一起,这是传统照明灯具和照明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LED让我们步入智能照明时代,照明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灯具,而是所有的灯具通过互联系统、控制系统连接在一起。

  智能照明的内涵:承载与社会、百姓的沟通

  与传统照明不同,智能照明是互联控制的整体系统,因而智能照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照明设计。比如众人皆知的奥运场馆水立方,即是智能照明时代灯光设计的典范之一。

  郑见伟曾出任水立方等2008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工作,据他介绍,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时,水立方大放光彩,然而当时的设计思维是如何将灯具和建筑结合,因而灯光虽然漂亮,但并非智能照明理念的体现。

  2013年,“天人合一水立方”新作品推出,水立方的外部结构能呈现出《易经》所描述的天、地、水、火等8种自然现象,更能反映出“喜怒哀乐”等情绪。郑见伟介绍说,水立方每天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采集大量数据,按照爱、喜、怒、欲、悲等进行分类,统计出最具代表性的情绪,以此改变水立方灯光的亮度、色彩、速度、节奏。

  “天人合一水立方”五彩斑斓的灯光效果,改变了水立方向来以蓝色基调示人的印象,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此作品的成功,在于它将我们从狭窄的光的专业领域带入与社会经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广阔视野中,反应了大互联、大互动的转变。由此,我们可以思考,智能照明的内涵远非照明这么简单,它承载着与社会、百姓的沟通互动。”郑见伟说。

  克服观念阻碍 主动创新是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各界对智能照明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照明企业或主动或被动的进入这一领域。然而若想在智能照明领域大有作为,展开主动创新必不可缺。

  郑见伟认为,目前制约智能照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观念,不少照明业内人士对互联的能力、作用以及互联和照明的关系缺乏系统认知,因而多数照明企业只能被动创新。“他们发现十个灯泡相连与一个灯泡不同,于是思考如何将十个灯泡连在一起,却未考虑到一万个乃至无数个灯泡连在一起的情况。”当前,智能照明的发展需要企业主动创新,郑见伟相信一些优秀企业会以主动创新的方式推动智能照明进步。

  他指出,掌握或创造核心技术、提升灯具控制能力、正确把握互联对于照明灯具的意义,对照明企业和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不能因为有智能照明,而不顾照明基本的手法,那样就丧失了照明的本质。”

  从行业角度讲,优秀的照明企业主动创新可以推动智能照明发展。郑见伟表示,企业需要提高对外互动的能力、灯具本身的受控能力,以及挖掘系统的控制能力。这些投入非常巨大,甚至需要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拓宽自己的边界。

  “智能照明牵涉方面很多,包括照明、互联技术,最近比较有趣的是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每个环节上都应该有很高的品质,这样才能把整体做好。”郑见伟说。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