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ED企业”惯性思维”九论
摘要: LED产业依靠外援的时代已基本过去,在中国的LED企业完全有能力自给自足!未来3-5年之内,如果没有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性的创新出现,中国企业将由制造型转为智造型,生产型变成创新型,有望引领全球LED产业发展……
2. 2015年的动向是什么?
第一、硅衬底,逐渐上市:目前国际上几家大公司都在开发硅衬底器件,基本都是8寸起步,国内也有企业在做,是以2寸,6寸为主。也许有集成电路背景的企业在未来LED的竞争上会更具优势,毕竟相似的地方太多。
第二、中功率,大行其道:以前户外照明市场主要是使用大功率LED为主,随着中功率LED光效,可靠性已经性价比等关键因素的提高,逐渐成为一款百搭器件,室内外照明皆可使用,在室外照明应用中,相比大功率LED,中功率产品可大幅降低成本。三星电子近期推出的中功率产品LM302A,可以推到1W使用,经过测试,器件光效和整灯光效也已达到大功率水平。目前几家以路灯为主的厂商已经在进行中功率LED用于路灯的测试推广。
3. 2016年的小趋势是什么?
第一、去金线,去支架,也就是所谓的“无封装芯片”,它的特性是:倒装芯片,无金线,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全新封装结构,无支架;荧光粉薄膜技术,直接贴到倒装芯片表面,可达到严格的光色一致性;芯片直接焊接散热平台,热阻大幅降低,同样器件体积可以提供更大功率。
中山小榄的立体光电使用三星FC LED在室内、室外照明产品上已取得一定突破。在室外照明产品上可直接应用于路灯,工矿灯。尤其是室内照明产品,部分替代COB,可靠性高,可通大电流,芯片随意组合,光学设计也更加灵活。立体光电利用军工品质的高精度厚膜电路技术来制作基板,使产品在拥有超高性价比的基础上,并且保证了产品的优异性能和超强稳定性,为FC LED在国内的迅速推广带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去“电源”,去“散热” 的解决方案。当然这里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不是真正的去掉,而是转换了形式,但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思路。
4. 2017年的走势是什么?
第一、去气体:前面提到的灯丝球泡灯,缺点是很难开发出大瓦数的产品,因为单靠气体,散热很难解决。也许会有一种技术,不用惰性气体,也没有杜美丝,开发出自带散热的灯条,直接把热导出来。这种技术难度很高,但这可能是灯丝球泡灯的一个发展方向。
第二、去荧光粉:目前的白光器件主要是靠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而得来的。如果在外延阶段就直接长好RGB,直接出白光呢?这也许会是一种颠覆性的工艺技术,也可称之为“纳米LED”。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