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百亿LED项目成泡沫 彩虹蓝光艰难重启能走多远?

2014-09-16 作者: 来源:OFweek 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曾几何时,蓝光也曾意气风发,合肥项目的成功投产也曾让所有蓝光人挺直腰杆,信心满满,誓言要成为LED行业内的龙头老大。

  根据当时的规划,此项目总用地面积500亩,总共建设200条MOCVD以及配套芯片生产线。而MOCVD设备规格要求在45片机以上(片数越高,产量越大)。

  200条生产线分两期建设。资料显示,一期项目计划投资20.25亿元,占地300亩,将有50条生产线,年产芯片420亿颗,年产值23亿元。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即使作为国内芯片行业老大的三安光电,在2010年末到位的MOCVD设备也只有70多台。到2014年4月,三安光电的设备数量为160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三年内200台MOCVD设备顺利到位,从产能角度看可能是合肥彩虹蓝光居第一。

  2010年8月30日,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开工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2012年12月底,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官方网站上的一篇题为《合肥彩虹蓝光LED一期项目顺利验收》的报道显示,当年12年18日,合肥彩虹蓝光召开了LED项目一期工程验收会议。报道提及,当时已建设完成46台MOCVD及其配套生产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6.11亿元。

  随后,公开报道中再无合肥彩虹蓝光开建二期项目的消息。今年6月底,根据行业机构统计,目前合肥彩虹蓝光拥有MOCVD数量为45台,上海蓝光为19台,两个基地共计64台。这与当初的计划相去甚远。不仅如此,在今年上半年,公司LED外延芯片的生产一度处于半停产状态。

  这半年来,国内大大小小各家芯片厂机台全开,芯片产出供不应求;而蓝光只能将五十多台主流机台深锁在阴暗潮湿的车间内,眼睁睁看着客户和市场不断流失。各家外延厂不断引进专家和技术,尤其外延工艺不断提高和改进,而蓝光则因为停产和搬迁,流失了一多半关键技术的工程师和几乎所有的博士级研究人员。

  因为这半年多生产和技术研发的缺失,甚至有报道称蓝光“意外掉队好多年”,完全不顾停产前,蓝光产出的小功率蓝绿光芯片、中功率白光芯片等多款产品,依然完全满足市场主流产品的质量水平这一事实。

  艰难重启 又能走多远

  停滞不前就是落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的LED行业,这更是铁律。

  半年以来,选择留下的工程设备员工维护设备的完好,期盼着复产的到来。

  技术人员前往与蓝光有过合作关系的设备企业,在设备调试生产之余做一些有可能改进外延性能的新工艺新结构的试验。

  经过多方努力,合肥彩虹蓝光在流火的七月正式开始复产!

  虽然,市场形势已经比停产之前更为严峻,外延机台甚至只能以合同代工的形式开机,可是蓝光的销售人员还是与合作企业进行着艰难地协商。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