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想投百亿当老大 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掉队好几年

2014-07-16 作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4年过去,合肥彩虹蓝光的这一目标并未实现。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公司更是处于半停产状态。而此时,我国LED芯片产业开始步入黄金期,不少企业正谋划扩大更多产能。

  合肥基地重新开工

  好在上海蓝光又有了复苏的迹象。上述接近上海蓝光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上海蓝光开始进行调整,要把上海的生产线搬到合肥来。合肥基地也开始重新开工。

  6月24日,上述合肥彩虹蓝光设备供应商告诉记者,这个厂刚刚重新开工,大概要三个月的试产期,芯片才能生产出来。

  当日下午,在合肥彩虹蓝光的宿舍楼下,记者见到了另外一名员工,他告诉记者,当天是他第一天上班,公司新招了一批员工,跟他一起进去的有几十个人。

  当上海蓝光重新出发的时候,面临的竞争并不比前两年小。目前,三安光电拥有161台MOCVD,总产能位居全国第一。德豪润达则到货92台设备,其中52台已调试完成开始量产,年末有望开满。

  去年6月,在一次行业论坛上,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判断说,LED上游在未来逃脱不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规律,目前全球也就3~5家比较成功的半导体公司。他认为,全球最后可能就只剩下3~5家LED外延芯片企业,也许可能是2家。

  叶国光认为,即使在今年芯片行情不错的情况下,国内芯片企业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上海蓝光目前的打算还是比较模糊。一方面想做大,但做大又是一个包袱。“像这样有三五十台MOCVD设备的企业,扩产边际效益提升不上来,还得大量投入,不扩产现在的成本压力也很大,价格战打得很厉害。”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总监刘俊向记者分析说,目前LED芯片企业有三大阵营。一是以科锐、日亚、欧司朗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保持着稳步上升的态势;二是中国台湾的芯片企业,比如晶元、新世纪等;第三个就是大陆的芯片企业,比如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等。“现在上海蓝光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优势,难度会比较大。”

  刘俊说,对于上海蓝光来讲,无论是定位于车载、还是显示或者照明领域,其实都有企业已经在那里守着。他建议,上海蓝光还是首先要明确自己市场定位,其次注重产品本身的光效和价格,即性价比。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