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百亿当老大 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掉队好几年
摘要: 4年过去,合肥彩虹蓝光的这一目标并未实现。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公司更是处于半停产状态。而此时,我国LED芯片产业开始步入黄金期,不少企业正谋划扩大更多产能。
行业正处“小阳春”
就在合肥彩虹蓝光半停产的时间段里,国内LED外延芯片产业正在经历近几年的“小阳春”。
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叶国光就在6月初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LED行业目前正处于景气阶段。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整个LED行业出现供销两旺的局面,受下游应用领域的拉动,上游外延芯片的出货量也逐步增加。2013年MOCVD产能利用率上升至52%,开机率上升到70%左右。
今年3月底,记者从三安光电证券部获得的信息是,公司MOCVD设备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与此同时,不少LED外延芯片企业还摩拳擦掌酝酿扩产。
今年1月,华灿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投资3.05亿元,启动“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LED外延片芯片二期项目”的建设,项目计划形成年产48万片2英寸红黄光LED外延片(自用)和154亿颗红黄光芯片的生产能力;4月,三安光电发布公告称,决定在厦门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LED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总规模200台MOCVD;6月24日,中游封装企业鸿利光电跟三安光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这种背景下,合肥彩虹蓝光却意外半停产,让外界感到困惑。
上海蓝光曾在我国LED芯片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官网介绍,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是国内首家从事氮化镓基LED外延片、芯片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的企业,是国家“863”计划光电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007年,为了实现业务转型,彩虹集团宣布向上海蓝光注资1.3亿元,并实现对后者的控股,从而进入LED产业。
“LED是全球最具成长前景的产业,也被规划为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当时,彩虹集团副总经理张少文曾表示。
上海蓝光经营不好原因多?
“经营不好有很多原因,详细情况你去问经营者。”作为合肥彩虹蓝光的二股东,代表政府方出资的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多位受访人士在分析上海蓝光时,都使用了“多方面”、“多种”这样的词汇。
上述上海蓝光代理商告诉记者,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小股东太多,股东之间在利益上有矛盾。他告诉记者,上海蓝光准备把生产线搬到合肥,上海工厂那块地原来是工业用地,可以转成商业用地,小股东对于土地收益如何分配有矛盾,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生产。
一位LED芯片企业高管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海蓝光半停产的主要原因是芯片价格太高。他说,当初公司的投资太大,比如规划是60万片的产量,结果只做了10万片,那么像电费、工资等支出,就摊得比较高,结果芯片成本比别人贵很多。
上述合肥彩虹蓝光的设备供应商对记者表示,去年该公司库存不少,“亏本不卖,越不卖越亏本”。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到2013年,整个国内芯片价格下降非常快。高工LED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LED芯片价格较年初下降超过30%,2013年芯片价格较年初降幅在20%左右。
不过,对于芯片较贵的说法,上述上海蓝光代理商进行了否认。
一位接近上海蓝光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上海蓝光的国企背景或许也是一个原因。他说,比如像蓝光这样的企业,很难请得起海外的高级技术人员,在技术上就难以达到一定高度。另外,国营企业在效率方面可能也不太好。
不过,该人士强调,其实这两年所有做外延芯片的企业都不赚钱,投入很大,但价格下滑得厉害。这样,有的企业选择停工,有的选择做库存。“我认为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