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比拼:LED企业快速上位经验说
摘要: 今年10月1日起,我国将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用白炽灯。淘汰白炽灯已经进入倒计时,白炽灯退出留下的空白市场,无论是对于节能灯还是LED灯,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机遇,如何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快速上位,成为企业的智慧大比拼。
传真是邮件和电子邮件之间的过渡品。
宝丽来是胶片摄影和数码摄影之间的过渡品。
黑莓是传统手机和智能手机之间的过渡品。
混合动力车是汽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之间的过渡品。
所以,传统节能灯企业必须要把握住LED或者其他新品类的趋势。从建立一个品牌而言,大多数传统节能灯企业要在上游找到机会并不容易:LED的上游产品—芯片等属于B2B市场,垄断性较强,同时与之前的商业模式也大为不同。
因此,在中游的产品创新,以及在下游的渠道和市场方面的创新会更有机会。
研发出更有区隔的产品是抢占LED品类的关键。新品类应该启用,如果一个品类本身已经不是新品类,那么启动新品牌的意义将大大降低。何时启用新品牌?除非已经有LED灯生产企业研发出具备强烈差异特点的产品,否则现在要建立一个强势的LED品牌已经为时太晚。LED早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了。
强大的品牌通常都是由于率先进入一个新品类而建立起来的。是关于这个新品类的最初的公关(以及这个品牌与新品类的关联)帮助建立起品牌。LED在今天的宣传都没有与市场上任何一个LED品牌关联起来,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独立的品牌能够抢先占据这个品类。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LED品牌已毫无可能。但公司的焦点必须放在研发出比竞争对手更新、更有区隔的产品。这就像苹果公司在推出触屏智能手机时做的一样。曾经市场上有很多智能手机,但苹果公司的iPhone是第一款触屏手机。
例如,三星称“昆腾”技术(QLED)优于LED。据该公司称,QLED显示器的生产成本更低,但性能比LED的更好,功率消耗是液晶显示器的1/5-1/10。虽然仍有待观察,但这就是能够建立起一个强大品牌的技术发展。在这个时候,企业就应该给这一新发展启用一个新的品牌名。
通过创新来建立品牌,仍是后发照明企业的正道。从全球来看,照明行业并没有产生很多领先的品牌。
爱迪生在1879年发明了灯泡,他同时也是通用电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两个全球领先品牌,一个是飞利浦(创始于1891年),另一个就是通用电气(创始于1892年)。
在美国,通用电气,以及飞利浦和喜万年(Sylvania,现属于西门子旗下)主导了照明行业很多年。在欧洲,几十年来飞利浦一直是市场领先者。
如果以史为鉴,没有哪一个相对较新的公司会突显出来成为市场领先者。为什么?因为消费者买灯时似乎并不太关心灯是什么品牌,他们只要能认出这个品牌并且价格合适就会购买。
从中国市场来看,却仍然有一些机会存在。今天中国市场的领先品牌是雷士,雷士并非最早的照明企业,最初的发展也并非依靠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而是依靠创新—渠道的创新。雷士是国内照明企业中最早导入品牌专卖概念的,渠道的创新使雷士从众多的照明品牌中脱颖而出。对于其他照明企业而言,仍然值得借鉴,通过创新(产品和渠道)来建立品牌,仍然是后发照明企业的正道。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