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路灯市场敞开 规模化发展迎接机遇与挑战
摘要: 时至今日,作为我国LED照明领域最先启动的应用市场之一,LED路灯正在技术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双重驱动下,从示范性应用走到了规模性应用的门槛上。然而,逐渐走向成熟的LED路灯产品,是否已经到了能够跨过这道门槛,进入规模性应用的最佳导入期?
其次,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综合性价比。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没有适应市场发展的新产品则很难立足市场,对LED路灯来讲更是如此。LED路灯产品的成本优势、可维护性、可操作性、使用寿命以及多变的外型等,都需要在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同时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对其规模性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路灯管理部门需求角度出发,熊志强认为,应尽早解决灯具寿命问题。他表示,照明效果、安装便利性、产品寿命等性能都与产品本身密切相关。
照明效果与产品的质量参数和使用范围及场所有关,而产品安装的便利性(包括维护的便利性)则与产品结构有直接的关系,这些一般都不会比传统光源使用起来困难。反倒是产品寿命,由于不同产品间存在的差距性较大,因此从LED路灯本身来看,灯具系统寿命问题是当前最迫切要解决的。
第三,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已成为当今国内LED路灯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且新商业模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盈利能力。
目前,政府直接采购、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模式)、BT模式等方式是我国推进LED路灯项目实施的基本商业模式。其中,新建道路目前基本采用政府直接采购的方式,而旧路改造项目则以EMC模式为主。
“目前,我们公司参与了政府直接采购和合同能源管理两种模式。单说EMC模式,其不仅对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能大大降低无序竞争,还对企业收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所以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非常愿意采用这种模式。”一位企业老总认为EMC模式优势明显。
而另一位LED企业老板却坦言EMC模式可能会存在潜在的风险,“虽然我们有过硬的产品,但由于企业规模不算大,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EMC模式对我们来说风险可能更大。”
不过业内专家认为,从EMC模式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既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也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政策落实不畅、存在合同风险、缺少资金支持、收益低于预期的可能性较高、运行名不副实等。
EMC模式虽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对企业资金实力的要求相当高,回款周期长,让众多拥有技术和产品实力的中小企业们望而却步。因此,探索适宜的新型商业模式,对企业和LED路灯市场都尤为重要。
第四,深化应用需求,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当一类产品日趋成熟时,其差异化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对LED路灯来说也一样。随着LED路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LED路灯产品间差异化逐渐缩小。而对于路灯这种工程类产品来讲,毕竟价格和服务才是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以服务提升产品优势就成为占据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