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德豪润达强力入主雷士照明 吴长江难回归

大件事要分享到:

2013-04-15 作者: 来源:中国经营网 网友评论: 0

摘要: 2012年5月,时任雷士照明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吴长江,在“薄王事件”冲击波中选择了辞任。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成立了新的董事会,雷士照明的第二大股东赛富投资首席合伙人阎焱成为了董事长,而与第三大股东施耐德关系密切的张开鹏出任首席执行官。

不管过程如何惊心动魄,结果依然没有改变。在雷士照明(02222,HK)新董事会的成员中,没有吴长江的身影。

4月10日,在百般推托之后,吴长江最终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是否回归董事会,要由董事会和董事长决定。”而此前,吴长江却信心满满地表示能够回归董事会。

新任雷士照明董事长即为王冬雷。此前的4月5日,雷士照明发布公告,阎焱(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离任董事长一职,由王冬雷(德豪润达董事长)出任董事长。

而与此同时,德豪润达对于雷士的渠道“借力计划”也在稳步推进中。“如果德豪润达的LED产品通过雷士照明的渠道获得了突破,对于未来雷士照明LED产品发展必然会带来冲击。”高工LED产业研究所所长张一飞提示。

无论如何,雷士照明新格局已经开启,但未来走向却更加波诡云谲。

一年数变 吴长江难回归

吴长江引入的王冬雷成为了雷士照明董事长。为王冬雷入主雷士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吴长江最终却未能返回董事会。

从2012年5月开始,雷士照明经历了眼花缭乱的董事会成员更迭。

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源,恰恰正是一手将雷士照明做成中国第一照明品牌的创始人吴长江。

2012年5月,时任雷士照明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吴长江,在“薄王事件”冲击波中选择了辞任。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成立了新的董事会,雷士照明的第二大股东赛富投资首席合伙人阎焱成为了董事长,而与第三大股东施耐德关系密切的张开鹏出任首席执行官。

对于此次变动,一开始吴长江还欣然接受,甚至认为自己能 很快回归雷士照明董事会。然而,吴长江没有预料到,其推荐的代表吴长勇也未能代替他进入董事会。而且,董事会更没有让其返回的意图。

此时,吴长江选择了反击。2012年7月13日,支持吴长江的雷士照明经销商和员工选择了与阎焱、张开鹏组成的董事会进行对抗,最终雷士照明董事会进行了妥协。

对抗之后,失去对公司控制权的吴长江终于回归重新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到了2012年11月,张开鹏也被迫辞去了首席执行官职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长江已经成为事实上的首席执行官。

而在2012年11月9日和11月28日,雷士照明董事会又经历了变动。但是一系列的变动之后,吴长江重回董事会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

此时,吴长江采取了金蝉脱壳的方式。其与同为照明行业的上市公司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进行了接触后,王冬雷决定进入雷士照明。根据德豪润达公布的情况,其在2012年12月26日之前,通过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购入了占雷士照明普通股总数8.24%的股份。

此外,德豪润达还通过旗下子公司香港德豪润达与吴长江拥有的雷士照明主要股东之一NVC Inc。签署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拟向NVC Inc。受让其持有的雷士照明3.73亿股普通股(连同股息权利),占雷士照明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1.81%,交易价格2.55港元/股,交易金额9.51亿港元。完成交易后,德豪润达将占雷士照明普通股股份总数的20.05%。

而在签订协议之后,雷士照明董事会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吴长江也在2013年1月被董事会任命为首席执行官。进入到2013年3月,德豪润达已经成为了雷士照明第一大股东。至此,新董事会改选就势在必行。在这一过程中,吴长江也信誓旦旦地对外称,即将回归雷士照明董事会。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吴长江引入的王冬雷成为了雷士照明董事长。为王冬雷入主雷士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吴长江最终却未能返回董事会。

德豪润达的图谋

恰恰正是吴长江急于改变雷士照明现有的股权结构,将德豪润达最觊觎的渠道送到了王冬雷面前。

吴长江未能如愿以偿之时,德豪润达却乐在其中。

据记者了解,目前雷士照明已经与德豪润达达成了协议,德豪润达的LED产品将会通过雷士照明渠道进行销售。雷士照明吉林营运中心总经理黄慧表示:“目前已经下单,德豪润达的LED产品尚未到货。”雷士照明新闻发言人石勇军也表示:“雷士照明与德豪润达的产品没有任何冲突,各自做各自的产品,现在在我们的渠道里面导入德豪润达的成熟产品,也是为了大家合力加速抢夺市场份额。”

借力号称中国最大、分布最广的照明行业销售渠道,正是德豪润达入主雷士照明的最大目的。张一飞表示:“这桩交易其实是救德豪润达,救王冬雷自己的一招棋。”

德豪润达本来只是做小家电的企业。作为第一批A股中小板上市公司,凭借年产3000万台小家电的业绩,颇受资本市场青睐。然而,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之后,德豪润达陷入了亏损局面。

彼时,德豪润达掌门人王冬雷选择了从LED突围,欲成为LED全球前五强。从2009年3月开始,德豪润达开始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并购与合作,涉足LED的上中下游。公开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德豪润达就先后通过定向增发、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等各类融资方式进行募资。截至2012年年底上述已经发布的融资计划总额达到约70亿元,实际募资额为43亿元。

然而,大量募集资金搭建了LED王国之后,LED行业产能过剩的危机却出现了。2012年,由于产能过剩,产业链条上的一些环节失衡,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如封装价格下跌四成,芯片价格下跌三成,LED配套产业事实上已步入微利甚至无利时代。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秘书长陈燕生也坦言,“目前LED行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未来洗牌在所难免。”而从上市公司发布的2012年业绩来看,士兰微(600460.SH)2012年营收同比下降12.74%,净利润同比下降88.07%;国星光电(002449.SZ)2012年营收同比下降11.87%,净利润同比下降66.45%;三安光电(600703.SH)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了13.47%。

行业性的危机让德豪润达也难独善其身。德豪润达发布的公告显示,其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30亿元下滑到2012年的28亿元,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 54.01%、57.14%。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类新闻排行榜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