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危机感加重 日亚化学中国市场高层变动

2013-03-27 作者: 来源:中国LED新闻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低调、神秘、内敛,这些特性已经深深植根于日亚化学株式会社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与相对高调、开放、外向的欧美同行相比,日亚在中国市场被解读为接近“零本土化”。

  低调、神秘、内敛,这些特性已经深深植根于日亚化学株式会社(Nichia,以下简称“日亚”)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与相对高调、开放、外向的欧美同行相比,日亚在中国市场被解读为接近“零本土化”。

  “福代拓哉原本是日亚化学中国大陆区市场和香港市场的总经理,可农历春节前,香港和中国大陆区市场已经实行分离管理,分别由不同的专人来管理。”近日,一位日亚内部知情人士向某记者道出了日亚在中国市场的高层变动。

  该人士称,原来中国区市场分为大陆区和香港地区,由福代拓哉统一管理。现在福代拓哉只负责香港地区的管理,中国大陆区市场则新任了一位总经理,由一位台湾人担任。

  表面来看,管理职责的调整是基于大陆地区和香港分开来管理可以方便结算,香港采用外汇结算,大陆地区采取人民币结算。但高层调整的背后却是日亚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危机公关”。

  危机感加重

  “现在把中国大陆区市场和香港市场分开来管理,是应对市场的战略性调整。而由一个台湾人来做总经理,是有意加强该区域市场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和市场更贴近一点,反应更快一点。”中国照明学会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唐国庆分析道。

  “中国大陆区市场发展需要尽可能采用本地化战略的思路,所以新任的总经理不是日本人,而是台湾人。他的思路会更接近大陆,沟通也会方便很多。”日亚内部人士表示,人事的调整其实也是基于市场策略的变化。

  而战略调整的背后,是来自中国大陆本土显示屏芯片厂商的压力。

  包括华灿光电、士兰明芯在内的几家上市公司的芯片性价比优势明显。此外,大陆封装水准与三年前相比,尤其是几家封装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

  除了快速崛起的中国大陆同行,日亚的危机感还来自欧美同行。

  飞利浦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LED照明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43%,占全部照明业务的比例上升至25%。不得不指出的是,旗下Lumileds的LED芯片业务营收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展望2013年,飞利浦预估,LED照明年营收增长率依然可维持在40%左右。

  而另一家海外竞争对手美国科锐的表现也颇为稳健。截至2012年12月30日,科锐公司2013财年第二季度收入为3.463亿美元。与2012财年第二季度3.041亿美元的收入相比,增长了14%;与2013财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10%。

  更为关键的是,上述两家器件光源跨国巨头的业绩增长更多得益于其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贡献。

  “日亚做出的策略调整也是因为市场而起的变化,如果市场反应不快,你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就很难。”唐国庆指出,“骄傲就要被市场打败。”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