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或将与夏普“诀别” 谈判恶化成“单飞”契机
摘要: 因为本土手机制造商竞争加剧,夏普和鸿海精密已经放弃了在中国大陆以夏普品牌联合开发和销售智能手机的计划。
谈判恶化成为“单飞”的契机
据知情人士介绍,鸿海开始考虑在日本国内设立研发子公司是在2012年秋季之后。鸿海内部人士透露:“因为与(以液晶业务合作为主轴的)夏普的合作谈判触礁,所以鸿海开始摸索‘单飞’路线。”
鸿海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夙愿:不只是组装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还要亲自生产显示器等高附加值部件。该公司旗下虽然拥有从事显示器制造的台湾群创光电,但技术实力不及夏普和日本显示器,生产的液晶显示器未能得到美国苹果“iPhone”等大公司智能手机产品的采用。
鸿海原本计划通过与夏普开展资本合作,获得最尖端的显示器技术,所以决定在成都建设液晶工厂。但是由于合作谈判的进展不如预期,计划只得半途而废。这次成立新公司是鸿海为获得日本的显示器技术而采取的最后手段。
鸿海的竞争对手企业的技术人员认为,就任新公司社长的矢野虽然出身于夏普,“但现在转投的是制造装置企业。受到夏普的牵绊较少,单独成立最尖端的液晶工厂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
鉴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在“(资本合作谈判期限结束后的)4月之后也访问过日本”(相关人士),鸿海与夏普谈成合作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然而,夏普现在为重建经营强化合作关系的对象并非鸿海,而是三星。目前双方的合作是以电视使用的大型液晶为主,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的中小型液晶也进入了业务合作的视野之内。而三星与鸿海“水火不容”,如此一来,鸿海与夏普的关系恐怕就很难修复了。
为了获得最尖端的显示器技术,鸿海已经把独立开发液晶面板纳入了视野。这一路线调整难免影响夏普“以液晶业务为核心实现重建”的中期经营计划。鸿海若能独立制造出最尖端显示器,极有可能成为夏普强大的竞争对手。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