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V-LED成LED工艺创新方向
摘要: 被贴上“低碳”“环保”等标签的LED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市场认知度也越来越高。和电子信息产业其他领域类似,芯片成为LED产业链中价值最大的一个环节。
晶能光电的硅衬底LED技术研发副总裁孙钱向媒体表示,晶能光电去年在全球率先开始量产新一代硅衬底大功率LED。与传统的蓝宝石衬底LED芯片的封装方式不一样,硅衬底LED垂直结构薄膜芯片的封装需采用陶瓷基板。而之前中国大陆大多数下游企业都是封装蓝宝石衬底的LED芯片,希望他们能跟上国际主流尽快开发出陶瓷基板的封装技术,把硅衬底LED的光斑好、电压低、散热良好、适合大电流驱动等优点发挥出来。
据介绍,大尺寸硅衬底LED有着更高的性价比,是目前国内外行业的研究热点。其成本上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大尺寸硅衬底的材料成本比同等大小的蓝宝石衬底的成本要低很多;二是可以采用IC厂折旧的自动化硅工艺线,设备折旧成本低,且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良率将优于目前LED行业的大量人工作业;三是大尺寸硅衬底LED芯片的生产效率也将远高于目前基于2英寸的生产模式。
在孙钱看来,硅衬底材料的生产技术已非常成熟,大尺寸硅衬底LED的高性价比将给蓝宝石带来巨大压力。
当然,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文平就表示,首先硅衬底的外延技术难题虽然逐步得到解决,然而良率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解决;其次,由于硅衬底不透光,衬底必须去除,因此一片硅基LED外延片需要消耗两片衬底;再次,硅衬底相对于同尺寸的蓝宝石衬底有价格优势,但是相对于业界实际采用的中小尺寸的蓝宝石,考虑到两片的消耗,价格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最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硅衬底的优势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即必须拥有已经折旧完成的IC产线。
“所有这些条件综合起来,硅衬底LED的前途依然是非常渺茫的。不排除像东芝、台积电这类的IC厂商幸运地量产硅衬底LED,并且成本能够与蓝宝石衬底相当。倘若他们释放的产能较小,则对市场影响不大;若释放的产能很大,足以对市场产生影响,但其巨大的外延片产能从何而来?可以这样说,由2010~2012年LED上游投资狂潮带来的既有产能已经阻挡了硅衬底的大规模应用之路。”孙钱表示。
无论如何,蓝宝石衬底LED和硅衬底LED目前来看谁都不会把谁完全淘汰,未来应该是蓝宝石、硅和碳化硅等几种衬底在LED市场上共争共存的格局,根据各自定位,各有所为。
应用创新谋求差异化发展
在强敌如林的LED产业环境下,我国LED芯片企业一直在谋变。除了技术创新外,市场应用创新也不容忽视,差异化发展路线已成为中国芯片企业立足之本。
记者发现,中国LED芯片领域中,一些骨干企业如三安光电已开始注重农业照明、医疗照明等有巨大潜力的细分市场,并致力于推动相关应用。目前,全球做此尝试的企业并不为多。
据了解,LED光源通过模拟植物生长所需的光源光谱,不仅能让植物每时每刻都能生长,同时对于稳固花期也有效果。除了能帮助植物生长、减少病虫害、控制环境温度,LED照明还可以控制植物开花的时间。但对植物进行人工照明时,不同植物需要不同的波长,而同一植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如发芽、开花、结果等,其需要的波长也不一样。中国一些LED芯片企业研发的全彩LED芯片可为植物生长照明提供全波段波长,并已开始量产应用。例如,三安正在与福建省农林厅、福建农学院紧密合作以推动LED照明的农业应用。
医疗领域也是企业市场应用创新的战略重点。据悉,中国近两年来LED检查灯、LED头灯在治疗室、急救室领域已得到快速推广,中国企业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