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延安市城市夜景规划

2012-04-24 作者:汪幼江 来源:网络来源 网友评论: 0

摘要: 本文通过对延安市城市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城市夜景规划框架。并对重要节点、视廊提出了规划概念设计。

  提起延安,人们就会想起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这座地处陕北腹地、黄河中游的小城山河相映,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不仅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还是一座自然与人文和谐、现实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让到过那里的人们久久难 以忘怀。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属黄河中游地区,东隔黄河与山西省吕梁、临汾地区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庆阳地区相接,北靠本省榆林地区,南连渭南、铜川咸阳。延安城是历代郡、州、府的所在地。“延安”之名约始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立的延安郡,距今已历1393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延安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实力有了大幅增强,城市风貌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国民经济发展了,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灯光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象延安这样的地形和人文富于特色的城市,以山水与城市景观共生共融为特点的历史文化名城,应当以展现城市特色为灯光夜景的出发点,而不是盲目的亮化。目前,在一些城市存在着该亮的亮不起来,不该亮的亮得刺眼,以及该亮的亮得没有章法,甚至面临光污染等种种灯光景观方面的弊端;因此,对城市物质景观构成进行综合整治,科学的、艺术的系统规划,编制整个城市的灯光景观规划十分必要。

 [NT:PAGE] 1.现状基础分析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的一个专项规划是建立在对延安现状及近远期规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同时,作为一项与城市的物质空间环境密切相关的规划,对于城市空间形象、形式的分析、理解是灯光景观系统规划的重要前提。

  城市性质:中国革命圣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面向全国的“三大教育”基地,以发展旅游、工业、商贸、文化教育为主的陕北现代化中心城市,和独具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

  1.1然景观特征

  延安市区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居主导地位。延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干旱气候区,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全市气候的总特征为: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迅速,气候多变,有大风扬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湿润,多阴雨大雾天气;冬季雨雪稀少,明朗干冷,多西北风。昼夜温差大,气温升降快,季节变化明显。主要植被类型有暖温带落叶林、暖温带针叶林、暖温带灌丛群落。延安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经久不衰,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黄土风情文化。城市围青山层叠、民风淳朴、民间文化丰富多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1.2人工景观特征

  城市形态:延安市区地处延河、南川河交汇,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三山夹持的河谷地区,城市沿河向东北、西北、南呈Y形三个方向带形延伸,构成了城市的三条支线。城市风貌独特。城市景观有着丰富的背景层次;

  街道空间:由于地形限制,城市用地成带形,街道顺河流方向延伸,传统的田园空间作为革命文物建筑有效保留,但市内多为新建街道,大尺度、空间线型宽直、空间界面连续,封闭感较好;基本上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建城市;

  开放空间:开放空间较少,主要为中心区绿地广场,桥边绿地,,汽车站广场等,尺度大小不一,界面开敞;

  建筑:新建的建筑基本上属于现代风格,轮廓线相当丰富,旅游区多为具有黄土高原风情的窑洞,文物古迹众多;

  园林:由于延安拥有独一无二的三山绿心—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周围群山环绕,比较著名的有万花山,又依延河、南川河呈带形发展,因而整个城市堪称园林城市,这是它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明显风格特征。主要对景和视线走廊:以三山景区为核心,河道空间提供了三大宽阔的视觉走廊。

  [NT:PAGE]2.基于运动感受的分析

  运动感受的分析根据人的活动心理和运动特征,来分析夜间城市意象要素。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如三山中心区、汽车站、滨河绿带等等,。大片绿地既提供了良好的夜间休闲环境,又阻隔了噪声与嘈杂。

  主要的公共活动路径:相当一部分城区交通沿线居民区与办公、商业建筑混杂;开放空间少;某些地块,如西北川南部建筑分区明确,街道轮廓线清晰,城市空间开阔而疏朗,拥有比较好的夜景设计物质基础。

  主要的地标:宝塔、山体、大桥、标志性建筑物,无论白天晚上都应是最显眼的。

  主要的区域边界:北川南部滨河建筑景观和河两岸的风景景观实体形成了延安最占据中心地位的城市风貌的主体。

  3.灯光景观现状分析

  三山是城市的制高点,在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城市沿河向东北、西北、南呈Y形三个方向带形延伸,构成了城市的三条支线。西北川用地宽阔,空间界面连续,河道形态较好,桥梁多而且造型好。高低错落的建筑组群构成的天际线跌宕起伏。景观层次最为丰富,空间形象最为完整,是现代化延安景观的代表性区域。相对而言,南关有特色的高建筑很少,很难形成连续的景观节点;同样,东关地区建筑以多层为主,二者仅仅是北关的空间上景观的呼应和延续,在延安空间景观特征表现上构成的比重较轻。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4.规划原则

  创造良好的灯光环境,关键在于合理地选择和组织电光源,使其有效发挥照明作用。

  保证各种城市功能和活动所需的照度水平,满足视明要求;

  与建筑群、街道广场、水体绿化等空间要素协调配合,塑造优美的城市夜景观;

  保证城市标志、交通标志的诱导性不受干扰;

  4、避免光污染;

  选择经济适用的电光源,并合理选择灯的安装位置,以免影响白天的景观。

 [NT:PAGE] 5.夜景总体规划架构

  随着延安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旅游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夜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已引起政府部门极大重视。灯光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旅游环境、投资环境和居民夜生活质量。结合新一轮的城市规划,我们以中心风貌区为核心,辐射全城,选取重要路段,对景、节点进行了夜景观设计,构成完整的城市夜空间脉络,满足不同层面和功能的需求。使延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古迹,特别是为数众多且保留完整的革命旧址体系,和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成就得以全方位展现。

  夜景总体规划由中心风貌区、三条视廊、河道边界、六大景观节点构成。以中心风貌区为核心,辐射全城。重要性等级分为重要区域、次重要区域、一般区域。总体照明控制采用分区设置控制点和政府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见(图一)、(图二)。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5.1 中心风貌区

  三山构成了延安中心风貌区的三大景观节点。

  宝塔山是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山上历史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宝塔山已做了灯光,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认为子山山体部分所做的亮化已基本到位,无须再对作为背景的母山山体做更多渲染,山体轮廓可通过连点的上山庭院灯含蓄的勾勒出来;同时,宝塔的立体感尚需加强,我们用蓝色光将塔身的每个龛洞照亮,与金黄色的塔身形成对比,使形象更为饱满突出。山上一排排的窑洞最具黄土高原风情,当年星星之火就是从洞口这暖黄的烛光中燎向中国大地的。(图三)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清凉山位于延安城东北,隔延河与宝塔山、凤凰山对峙。以宋代石窑群为主的历史文物遍布全山。有万佛寺、报社、中央印刷厂、新华通讯总社、范公祠等。八景环山,古迹荟萃,石窟艺术世间稀有,集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清凉山上众多的文物古迹是灯光的良好载体,不同的光色、不同功率灯具灵活穿插使整座山层次丰富,雕塑感强,更突出了清凉山的特色。(图四)

  凤凰山满山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山上有观景亭和革命旧址。凤凰山以自然景观为主,与宝塔山清凉山形成对比,成为中心风貌区的安静部分。在许多大城市,夜空中用肉眼已经很难看到星星了,有一系列数字可以表明:1956年,北京夜间天空亮度值为5×10-4cd/m2,相当于原始森林夜天空,可看到繁星点点;到了1994年,夜间天空亮度值为5×10-3cd/m2,还能够看到一些星星;而2004年的同一地点,夜间天空亮度值为24×10-2cd/m,只能看到一、二颗星了。现代照明的理念应当是追求科学照明,不要过度照明。光污染不仅严重破坏了天文科学观测的条件,也使世界上半数以上的人们失去了繁星点点的夜空和视觉进化环境。光污染还会造成对人体健康、对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形成对交通安全的危害。同时,过度照明也是对宝贵能源的浪费。延安的夜景照明应当避免其他城市走过的弯路。结合这一点,山上较少的灯光大大减轻了由于眩光造成的光污染,使她成为延安夜景最佳鸟瞰点,给城市居民留下一块能够自然观星的宝地。

 [NT:PAGE] 5.2 三条视廊:

  5.2.1西北川::这里可分为三个景观层次。北部是重要的革命旧址聚集地,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田园村舍风貌,是延安革命传统的代表性区域。王家坪、杨家岭、枣园景点串连构成了最具特色的旅游线。夜景设计朴实温馨,窑洞的灯光仿佛穿透了岁月的长河,映射在人们的心底。北川南部是市区腹地最宽阔的一块商贸区。高楼林立,主要延中心街和二道街分布。是延安现代化气息的代表性主线。这片高楼改变了中心风貌区的原有尺度,在灯光设计中,既要表现出现代化的延安新貌,又要尽量减轻对于中心区经典景观构成的压力。 因此我们对其中靠近中心区的建筑减少了泛光的使用,结合光带和内光外透,强调顶部的标志性和特色,展现出这一带丰富的天际线。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景观中的线通过一系列建筑节点的串联来实现:在道路交叉口,视野开阔,适宜对建筑进行灯光处理构成夜景观节点;而街道中段,由于空间窄小而且动态较强,视线集中在道路两侧较低的区域,往往通过对特色街灯、绿化的处理来丰富夜景层次,同时将各个节点串联成线;离开中心区稍远的区域,我们将一系列建筑物侧面和屋顶打亮,再加上河道边界的灯光处理,使从山顶观看时有完整、连续的界面来触及视线,有意识营造这条空间视廊的观赏性; 点、线、面的结合和穿插展现了清晰夜景观脉络,加强了夜景空间的可识别性。强化了北关在延安夜景观中的主景地位。南川、东川的建筑景观节点的延续处理,协同构成了延安整体夜景观。见图五、图六。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5.2.2 南川:南川用地绵长。北段比较繁华,有办公、商贸、居住等建筑。其中体育馆、财税大厦、新闻大楼、革命旧址延安大礼堂等建筑比较有标志性。尤其是在原有体育馆基础上正新扩建的2008年奥体中心,使用性质和造型都比较特别,而且拥有良好的鸟瞰夜视点,夜景将会吸引较多的视线关注,是南川乃至整个城市的重要夜景观节点。见图七。

  南川南端分别往七里铺、马家湾两个方向延伸。马家湾已接近郊区,城市气息逐步减退;而位于七里铺的杜甫祠是颇富盛名的文物古迹,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火车站位于七里铺南端, 80%的旅客由此进入延安市,是延安的南大门。南川这条视廊可分为两个表现层次:其一夜景灯光的处理使南关街形成连续跳跃的空间景观节点,利用连续街景灯光串连,形成相对完整的夜景观线。部分路段已经进行了街景处理,但缺乏地方特色;其二是建筑状况的一般的河滨路建筑节点与未来滨河绿带灯光处理相结合构成的夜景观线。见图八。

  [NT:PAGE]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5.2.3 东川:东川通过百米大道和西包公路至飞机场。百米大道绿化较好,靠近中心区有一些文化、办公建筑,造型有一定特色。建筑照明使广电、邮电、文化艺术中心等建筑成为百米大道上的景观节点,利用禄化灯光串连,形成相对完整的夜景观线。图九。南侧延河的西包公路整体较空旷,建筑节点少,但从延安飞机场出来后,位于西包公路入口处,沿山体向上新建的窑洞风味住宅组团很有特色,通过灯光的处理使其更具标志性,形成由机场入城的第一印象。在以后的建设中,西包公路可与滨河绿带改造结合构成东川的另一夜景观线路。图十。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NT:PAGE]5.3 河道边界

  5.3.1河道边界是通过纳入视野的建筑景观、两岸建筑界面、桥、两岸的绿化景观的照明、河水倒影总和形成的线形空间表现出来的。建筑对景构成局部河道空间限定。北川河道界面比较完整,建筑界面连续,滨河绿化景观有一定基础。远处,彩虹桥形成了视廊的对景,限定了这一区域。在南川、东川,河道两岸综合整治尚须时日,目前还难以构成完整美观的河道夜空间边界。见图十一。

  5.3.2 桥 是连接河两岸的纽带,宝塔桥、延河大桥、嘉岭大桥、彩虹桥等等是展现延安河景的最佳灯光载体,构成一系列河道景观节点。我们针对桥体的不同结构特色、采取金黄色与兰、绿色泛光对比及LED光带变色等手法,形成五彩桥系列,热烈而不失宁静;如果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河水碧波荡漾,倒影流光溢彩,将构成多么动人的河道夜景观。见图十二。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5.4 景观节点

  有的点是线路上的景观节点,有的是道路终点的景观对景,这些点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形成一定区域内的休闲活动中心,夜景的设计使这些点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同时丰富了夜景层次。图十三、图十四。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延安市空间形态的现状分析,我们提出了延安市夜景规划框架:中心风貌区、三条视廊、河道边界、六大景观节点。我们通过高、中、低三个视点对各个景观区域的分析,提出了各区域夜景规划的设计思路与方法。随着延安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整个城市夜景将会逐步完善。它必将带动整个延安市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展现延安的新形象。使她成为光彩夺目的西北明珠。相信这一天在勤劳智慧的延安人的建设之下将很快到来。让我们期待着那美好的一天。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

  《照明科技论坛(上海)》论文集 200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