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LED应用大潮冲击 传统照明企业国龙照明倒闭

2012-12-12 作者:ledth 来源:中关村在线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12月6日晚,记者获悉经营时间超过15年的老牌规模节能灯企业——国龙照明倒闭,法人不知所踪时,业内不少同行均感惊讶。有人更将此定义为LED浪潮下,传统节能光源被淘汰的一个典型。

  慌不择路

  “其实早在2009年前后,我们交流的时候,陈总就透露不想再经营节能灯,因为利润太薄,精力偏向做遥控器等利润较高的关联领域。”上海一位光源企业负责人回忆。当时,国内LED应用刚见苗头,节能灯则开始获得国家补贴“促销”,正如日中天。“这样就催生了一大批行业热钱投入到节能灯领域,价格战打到了乡镇一级市场,混合粉的劣质产品冲击更甚。”

  2010年之前节能灯纯利还能维持18%到22%,然而,随着补贴落实,推动原来的十亿元级别的巨头低价促销,价格白热令到劣质横行,加上LED应用市场的逐渐成熟,严重压缩了节能灯的利润和生产空间。

  “今年我们原来的节能灯基地也转型为LED封装和组装车间了,否则只有不断萎缩。但转型对资金的要求相当高,而当时陈总涉足的遥控项目到目前为止也不见起色。”上述人士总结道,品牌众多,顾此失彼,精力分散,资金不继应该是国龙撑不过今年的一大诱因。

  据了解,从到2007年前后,国龙均快速发展并加速扩张,并陆续在四川荣昌、湖北武汉、印度加尔各答等建立了节能灯生产基地。

  据资料显示,四川荣昌的100亩工业园投资超过1亿元,预计年产值3亿元;而武汉摩尔照明的前期投资2000万元,预计年产值过亿元。不过,一位与陈标权有过交流,并到过其几个工业园参观的节能光源企业负责人则表示,即使运营高峰时期,国龙的整体销售未必能达到2亿元。“即使有吹嘘的成分,但当时确实花了真金白银投资的。”一位前国龙员工透露。

  1999年3月,国龙成功注册到了“索日”商标,开始了3W小夜灯的生产,2000年第一支节能灯面世,定位较为高端的市场;陈标权乘着势头,在2001年便组建了国龙营销中心,同年8月,国龙成功注册了新品牌“摩尔”,定位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产品”,经销商反映市场价格比“索日”要便宜不少。2004年8月,国龙又成功收购了“欧圣”品牌,三大品牌的产品朝向高、中、低档切入市场。

  致命引线

  后来,同样销售传统节能光源产品的威凯、昊运也相继出现,“但定位不清晰,而且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国龙的营销和推广开始萎缩,有一段时间更是生产混合粉节能灯,口碑渐失。”上述国龙的同行分析道。

  据资料显示,2008年和2010年,国龙旗下索日、摩尔等品牌节能灯就分别被四川、湖南省级工商、质监单位公告其功率、光效等指标不合格。

  到了2011年,国内稀土调控,短时间内三基色荧光粉价格暴涨十倍,3月还是每公斤300元不到,到了当年6月涨到2600元。

  “我做了9年的日光灯和节能灯管,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行情。”东莞双鸿照明的总经理陈辉说,以前荧光粉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业内有“三年涨一次”一说,但今年却变成了“一周涨三次”。

  据了解,2011年以前,纯三基色26瓦灯管价格为2.1元,市场价可以卖到2.8元,利润为33.3%。因为利润比较高,所以荧光粉和毛管供应商也愿意月结,并形成行业潜规则。但荧光粉涨价后,26瓦灯管价格上涨到5.5元,整灯出厂价为9元,成本压力徒增数倍。

  “其时,不少节能灯厂度日如年,核心原料涨价如果放在一家原本就是问题多多的企业无疑是索命引线。我们好点,有家居照明和电工等多元产品线‘补贴下’。”浙江一家节能光源品牌企业负责人表示。

  “2011年开始,订单就在下滑。到了今年,工厂的规划方向比较乱,烂帐欠账也同步增加,10月开始工资便停发了。”一位在负责国龙营销管理方面的员工对记者透露。

  据业内人士透露,面对LED应用大潮,国龙也并非无动于衷。2010年年底,国龙照明也组建了一家名为:中山市天择光电科技的LED公司。“从光源到户外、亮化的产品都在做,定位也比较宽。”

  记者致电该公司办公室,其员工明确表示:天择已经完全脱离国龙母体,运营正常,对国龙照明倒闭一事也并不知情。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