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80后海归实现绿色照明 设备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11-05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26岁的“海归”黄超从2008年起开始试制太阳能照明的家用小型设备,历经近百次试验终获成功。目前,他设计生产出的太阳能绿色照明设备已经出口到美国、法国、比利时、印度、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26岁的“海归”黄超从2008年起开始试制太阳能照明的家用小型设备,历经近百次试验终获成功。目前,他设计生产出的太阳能绿色照明设备已经出口到美国、法国、比利时、印度、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昨天下午,在黄超正在装修的婚房,记者见到了这套太阳能家用照明的小型设备。两块一人高、5厘米厚的太阳能板,以25度的角度倾斜固定在屋顶,手指粗细的电缆直接连接到屋里的蓄电池,为电灯提供所需电量。“我测算过,天津地区每天的有效照明有3至4小时,太阳能板每天能存下2度电,家里的节能灯功率都是5瓦,由阳光转化成的电能完全能够实现供给,即便连续阴天,也能依靠蓄电池里的剩余电量保持。”黄超告诉记者,这套设备的寿命可达35年,平均每年可节约将近600度电,相当于节约240千克标准煤,降低碳排放163.2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71千克。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黄超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我在英国期间开始接触太阳能照明技术,认为这项技术的家用化是未来方向。于是,我在英期间自学并辅修了物理、机械原理、制图等基础课程,为设计制造家用系统打下了基础。”黄超告诉记者,“回国后,为了把大型太阳能设备缩小实现家用,我先后攻克了光伏效应、产电功率、存储介质等多个难关。试验中还出现过危险,有一次我选用的电缆太细,瞬时功率一下子就把电缆烧掉,在我面前产生了一个火球,把我的脸都熏黑了。”

  回国后,黄超曾就职于本市一家大型国企,但太阳能家用照明的“低碳梦想”促使他最终辞职创业,并在2008年设备试制成功后,成立了专门从事太阳能照明技术设计、生产与出口的外贸型企业。就在两天前,新西兰奥克兰市的一家企业选用了他的产品,实现了屋内几千平方米的“绿色照明”。

>>>更多内容点击进入 绿色照明 频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