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OLED缓慢增长背后

2012-10-23 作者:HXR/编辑 来源:中华液晶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OLED在我国还只是形成了一个初步布局。在设备和材料方面我们还与国外有不小差距。好的方面是现在很多液晶面板企业,都在做转向OLED的研究,各自建立了一些试验线,这是一个好的倾向。国内的面板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OLED的使用一旦开始大规模增长,不会相比国外落后很多。

  政策引导

  在许多行业内人士看来,我国急需提前做好一个OLED行业的统筹布局,避免因盲目投资造成内耗而丧失产业发展的机会。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表示,“无论液晶还是OLED,中国要发展一个产业,统筹布局十分关键。显示技术从CRT到液晶再到现在OLED,国家总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投资主体过多,每家都在投,试下水就没了下文。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国OLED产业发展,很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战略布局上能够清晰的规划,让企业分工更明确,希望形成有几家大型企业带头的一个局面。”

  事实上OLED已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引导和支持OLED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进口物资税收政策的通知》、《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都明确将包括OLED在内的新型显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赛迪智库基础电子产业研究所耿怡博士表示:“国家以各种专项形式,直接加大对新型显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与日、韩等OLED产业发展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大陆OLED产业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化步伐相对落后,仅有少数几条AMOLED生产线在建,尚未实现投产,AMOLED生产线规划、设计、调试、运营及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需要不断摸索。二是关键技术仍需加快突破。虽然在Oxide TFT研发、新型封装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差距依然存在。三是关键材料和核心装备仍是产业短板。国内配套企业虽然在部分环节取得突破,部分产品达到了产业化需求,但后续仍需在稳定性、产能、性价比等方面进一步努力改善。四是基础研究实力不强,投入不足。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远远不足,严重影响我国在AMOLED 领域获取世界一流自主知识产权、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能力。 ”

  一位希望匿名的业内专家表示:“2012年5月中国平板显示学术会议上曾提出OLED一定要由国家来布局,不应该由企业在兴奋中各自投产。某些地方甚至有企业引进国外淘汰的生产线后闲置,实际上并没有生产任何东西,为的是获取专项的扶植资金。”

  对于此种现象,耿怡表示:“现在对于OLED技术,我国很多企业还处于引进技术而不得。因此,引进生产线关键的是要看怎样引进,引进后对于我国缩小与先进技术间存在的差距是否有所帮助。另一方面,肯定是要坚定地反对单纯引进无用的旧线,而仅仅为了取得国家支持资金的行为。行业主管部门必须要认真甄别,加强监管。完善相关发展规划,制定细致、具体的资金支持指标并做到定期检查。”

  “OLED在我国还只是形成了一个初步布局。在设备和材料方面我们还与国外有不小差距。好的方面是现在很多液晶面板企业,都在做转向OLED的研究,各自建立了一些试验线,这是一个好的倾向。国内的面板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OLED的使用一旦开始大规模增长,不会相比国外落后很多。”胡春明分析称。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