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半导体照明:技术应用走在世界前列

2012-03-15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科技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在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在于科技部提早布局,抢占先机;以应用促发展,注重培育市场和市场主体;较早采用了成立技术创新联盟这一新模式,有力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

  LED照明产品标准体系应尽快完善

  李兴华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

  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引导、规范和扶持,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首先要在LED核心技术攻关上求突破。我国应加快建设覆盖产业链各环节的公共技术平台,推进上游核心技术及装备的攻关和产业化。支持龙头企业以新技术路线推动芯片和外延片的研发及产业化,通过控股、合作研发等方式获取知识产权。大力推进建设国家实验室与地方LED企业联合共建省部产学研重大创新平台和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共同承担示范工程建设。抓好模块化设计与封装、高效散热、智能驱动电源等中游环节共性技术开发及成果的转移转化,打造一批骨干企业,提升LED产业整体水平。

  在建立完善质量检测平台和标准体系上见成效。进一步做好LED路灯产品标杆体系的应用推广工作,建设统一、开放、权威的LED产品质量检测平台,指导各地选用优质的LED产品。在此基础上,抓紧启动不同类别LED照明产品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争取主导若干项LED照明产品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完善LED照明产品标准体系,执行产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促进LED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LED产业发展存在三个“滞后”

  岳瑞生 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秘书长

  近十年来,我国半导体照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特别是在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实属不易。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需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企业数量较多,但整体竞争力较弱,就单个企业而言,规模较小,与全球龙头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产品质量良莠参差,一些企业陷入“牺牲成本拿订单,牺牲质量保成本”的魔咒之中,难以可持续发展。三是总体看,标准制定、检测方法滞后于产品应用的发展,产品研发水平和进展滞后于市场需求,公共技术、交流平台建设滞后于产业研发需求,支持政策、发展规划和服务体系滞后于整个产业发展。

  我国要从半导体照明制造和应用大国变为强国,尚需要政府对该产业强有力的支持与引导。一是要在基础研发、共性技术的攻关方面继续加大投入。解决产业急需的光、电、热、机械、软件、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低成本、高可靠系统集成技术及标准化、规格化应用产品,开发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

  二是要支持机制体制方面的真正突破。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半导体照明联盟主导成立的“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构建,通过契约式手段、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相结合以及产业界参与的投入方式,集中与分布的运营方式,建立体制机制创新的开放式国际化公共研发平台。这种突破中国传统产业格局的藩篱,摒弃了资源组合的桎梏,跳出了习惯思维的窠臼,广纳全球高端人才为我所用之做法,值得提倡与推广。

  三要在标准制订、检测方法方面要予以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规范;高技术产业是先有标准规范后有产品;而半导体照明产业的特点是产品与标准规范并肩而行。而且,标准规范是研发出来的,而不是“制订”出来的,需要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才能被全球行业所接受。这种产业内的“公共物品”,一个或少数企业很难下大的气力去投资研究,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比如,美国能源部为支持一个半导体照明松散组织形成制订某些LED标准的能力,专门拨款2600万美元。一旦占领了标准、规范制订的制高点,对全球整个产业就具有引领作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