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照明:技术应用走在世界前列
摘要: 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在海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在于科技部提早布局,抢占先机;以应用促发展,注重培育市场和市场主体;较早采用了成立技术创新联盟这一新模式,有力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
孕育出第一家依托于产业联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1年的最后1天,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会议室里,国内外知名半导体照明技术和产业专家齐聚一堂,为筹建中的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谋篇布局。
这个实验室可不一般,它既不是科研院所或高校牵头,也不是企业组建,而是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牵头——介于“学研”和“产用”之间。这在中国还是第一家。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启动以来,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研发力量分散,缺乏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在科技部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2004年,国内46家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自愿、平等、合作”的原则,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
阮军将联盟工作概括为:充分集成产学研优势单位的技术、人才、管理和资金等创新要素,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技术创新队伍;以资源共享、知识产权、标准等为纽带,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联盟不是项目的发布者,也不是承担者,而是以第三方的角色参与项目管理。”李晋闽说,这摆脱了部门、研究单位和企业利益观念,不仅得到业内充分认可,还能从国家战略层面形成机制创新的完整构架,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悉,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联盟的积极组织协调下,国内LED企业茁壮成长,已有十多家公司成功上市。联盟自身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有成员单位293家,包括产业链上中下游、来自港台和海外的知名企业、研究机构,涵盖了国内LED产业40%的产值。
引导标准制定赢得国际话语权
为了把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变为产业优势,2010年10月16日,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为主要发起者,联合美、澳、新、荷、韩、印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照明产业组织成立了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
在ISA理事会上,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全票当选ISA的首任主席。经过努力,ISA秘书处也落户北京。ISA是全球首家专门促进半导体照明行业发展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其成员涵盖了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链绝大部分龙头企业,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具有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业内专家表示,这种组织设在中国的不多,由我国主导的则更少。
“引导国际相关标准的制定是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能充分体现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ISA秘书长岳瑞生认为,在半导体照明应用推广标准制定方面,中国与欧美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且中国拥有庞大企业群,充足的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市场,会催生许多相关行业规范、标准,从而增强中国标准的影响力,这些标准也有望上升为国际标准。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