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节能补贴政策应“钱尽其用”
摘要: LED灯高高在上的价格因素阻碍了大部分中国人对环保健康、节能低碳的追求。若在零售终端补贴较少,LED灯的价格落不下来,对市场销售的推动不大;反之,若补贴较多,耗费金额之巨将会超出想像。
进入2012年,众多LED照明企业翘首以盼的LED节能补贴政策始终在推迟出台,补贴金额也由业内传言的80亿元到仅有不足2亿元,这无疑给受困于LED产业之冬的LED照明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实际上,中国LED产业发展至今,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这一朝阳产业扶持力度相当大。2009年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公布《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提出“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功能性照明达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达到50%以上,景观装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等目标。同年,科技部为推动LED产业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该计划涵盖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21个国内发达城市。2011年5月,北京、常州、合肥、青岛、广州、海口、宝鸡等16个城市被确认为第二批“十城万盏”示范城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在给中国LED产业带来巨大市场的同时,也推动了LED产业的整体发展。诸多LED路灯生产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不利的是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新兴企业缺少经验底蕴和技术支撑,且部分企业做利润重于做产品,造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地方各级政府亦是对LED产业产生极大的热情,投入巨额资金,在土地、税收、技术开发、人才引进、设备购买等诸多方面实施大幅优惠政策。一时间,各地争相建立LED产业基地,LED企业遍地开花。据《中国LED企业盈利受惠于财政补贴》一文披露,在中国LED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部分盈利大幅增长的公司,政府补贴仍是重要收入来源。以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两家增幅较高的企业为例:三安光电预计净利同比增长110%以上,预计实现净利润8.8亿元人民币;但在其三季报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已达5.98亿元,此后又收到政府补贴共计4.67亿元。德豪润达预计2011年净利润约3.52亿元到4.11亿元,同比增长80%到110%;同样在其三季报中政府补助已达2.99亿元,此后子公司又收到2000万元的政府补贴。值得强调的是这两家均是LED产业链上游企业。
中国传统中医认为:“药症相符,大黄亦补;药症不符,参茸亦毒。”政策支持激发了企业进军LED产业的热情,推动了中国LED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企业大量购买设备,产能铺得非常大,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和下游产业的市场支持,因此LED上游产业很快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