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探索博物馆人工照明如何实现节能低碳

2011-04-13 作者: 来源:博宝艺术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博物馆陈列采用人工照明的先决条件:展厅必须是无采光口的暗环境,无窗或封窗必然影响自然通风;人工照明的能耗提高了博物馆营运成本,其实不在于照明而在于空调的能耗。本文就节能低碳角度探索人工照明环境下如何实现节能低碳,通过四个案例证明其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博物馆陈列采用人工照明的先决条件:展厅必须是无采光口的暗环境,无窗或封窗必然影响自然通风;人工照明的能耗提高了博物馆营运成本,其实不在于照明而在于空调的能耗。本文就节能低碳角度探索人工照明环境下如何实现节能低碳,通过四个案例证明其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案例一 上博中国古代雕刻陈列(1983—1995 中汇大楼)

  陈列设于博物馆三楼,低侧窗西向采光,展出中国古代雕刻近90件,95%以上是佛教石刻造像。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博物馆陈列尚无全人工照明,上博石刻陈列开了先河;当时光源仅白炽灯和普通日光灯管,更无展示专用灯具,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在上海灯具研究所章海聪所长主持下,设计了一种很特别的射灯,它以25v50w的医用无影灯为光源,配置直径140毫米的反射碗罩,投光的效果介于集束射灯和漫射灯之间“非常柔和的光”,有效照明距离2500~3500毫米,光斑的中心照度可达175~150Lux,且光斑边缘虚化,在一定视域范围内观众若正视光源(灯具)没有强烈炫目的眩光。

  实际使用:大型石刻(立像或坐像)用灯4~5具,中小型石刻用2~3具,由于光源是25v的低压电源。当年由于经费原因没有为每座灯具配置镇流器,而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变压供电;我们知道,电压越低,电阻越大,为维持电压稳定增粗电线扩大平方容量,并在290平方米的展厅内均匀分布7台变压器;缩短供线距离维护电压稳定。灯具的固定采用“夹式”,夹钳在25×30毫米的铝型材上,代替轨道,以便于灵活调节灯具位置,电线则隐蔽在铝型材的凹槽内。

  摒光采用双层铁锈红平绒作窗帘,为防止开窗风吹窗帘飘忽影响摒光效果,被迫关闭窗户;在上海地区春秋冬三季问题不大,夏季室内闷热难挡,通风降温仅靠12台立式风扇,即便这样,每当夏季,观众不想进入展厅,春秋两季感到“气闷”,仅冬季未有不良反应。抱怨最大的是开放执勤的“三员”(讲解员、保安员、清洁员),每逢盛暑,叫苦不迭。但就照明效果而言,业内人士以为投光效果比较理想,灯具无强烈眩光;后经灯具研究所检测,照度符合国际标准,色温与显色指数适当,唯配光方面矢量标量比超越了英国照明协会1∶6的规范,但主观评价以为良好,不影响视觉鉴赏。(图1、图2、图3)

  案例二 上博中国青铜器陈列(1986—1995 中汇大楼)

  陈列设于博物馆二楼南部,陈列室的平面形状为倒凹形,东南西三向开平侧窗;展出商代早期至秦汉各时期青铜器约300余件。

  由于有了雕刻陈列人工照明的经验,青铜陈列沿用雕刻陈列的照明技术,但对封窗造成的种种尴尬,探索如何通风降温就成了突出的攻关难题。主攻方向是既摒光又通风,起始时百思不得其解。

  1985年我去京都游览了“二条城”。这是一座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城堡,是经典的日本古建园林,漫步在大殿一走廊之际,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排类似“百页”的木结构隔扇,既遮阳又通风,我惊喜不已。这种百页隔扇每片“百页”宽不过70~80毫米,厚仅10毫米,双层错位排列(图4)。类似装修中国闽南一带民居中也常见,只是窗棂的截面是正方形的。这一发现对我是个启发。回国后我找到一种U字型古铜色铝型材,幅宽正好75毫米,边宽30毫米,我把它作成正反相互扣合的结构,在上海美术设计公司技术人员配合下,很快生产出了试样。经试装,通风摒光的效果非常好(图5)。因为古铜色铝型材光的反射率非常低,又经几次反射,近乎没有余光进入室内。试装既获成功,陈列改建时就普遍推广使用,同时也装置在古代雕刻陈列室,改善了这一陈列的通风降温。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