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高亮度白光LED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1-10-26 作者:LEDth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到目前为止,白光LED还只能够使用在相当小的范围。因为像5mm的小型白光LED,无法像电灯泡或者萤光灯那样,只用一个就能得到使用环境所需的光量。因此如果希望LED能够跨足到建筑照明,在整体技术上则需要更大的突破才行。

  从蓝光开始的GaNLED,目前已经成功研发了高辉度绿光LED,开始虽然也有长波长化的研发趋势,但是因为InN的混晶比提高而导致的结晶性恶化,现在已经逐渐被业界放弃了。另一方面,为了诸如成为雷射代用品等的新型应用研发也开始被考量,所以目前业界对于短波长的研发正在积极进行。最近日本一些大学的实验室已经成功地研发出250nm的LED,不过实用性还是有待思考,因为人眼对于波长的接受度约为380nm,所以波长如果比380nm更短时,是无法生产出可视域内的LED,或者会产生低输出的情况。

  为了避免遇到前述的问题,目前大多都采用以下的解决方法:

  1.变更发光层结构:不在可视域LED的芯片上采用的GaInN结构,而是采用Eg更大的AlGaN或者AlGaInN。

  2.回避光吸收损失:在LED的芯片结构中存在GaN或者GaInM层的话,会因为自身将光吸收而无法将光散发出去,所以利用AlGaN层为基础,来构成出全体结构层会有比较好的成果,或者利用GaN作为重要的n型底层。

  3.减少结晶缺陷的:短波长LED中结晶缺陷的密度会对光输出和寿命早成很大的影响。

  如果能够将上述的三个课题顺利的解决,相信利用LED作为一般照明的实用距离又能大幅度的缩短。以目前来说,GaN白光LED的效率已经可以超过了白热电灯泡和卤素灯,但是为了能够超过拥有压倒性光亮输出相大的日光灯,就需要更大幅的效率提高和光量的飞跃性增加。为了能达到与日光灯相同的光源特性,利用萤光粉发光的混色形成的白光化技术,就成为关键的因素。如果充分利用LED的效率,并且能够实现短波长化的话,利用励起光的高能量化,相信萤光粉的发光效率也会大幅攀升。

  在长晶面得到均一的质量才是关键

  所谓的内部发光效率是指电子变换成内光的比例。可以说是LED中心部份的发光效率。但是往往因为结晶缺陷的因素,严重的影响了LED的发光效率。当GaN长晶时,因为使用在基板上的蓝宝石基板和GaN单结晶件的格子定数差、热膨胀系数的差距,使得长晶方向出现了非常高密度的迁移缺陷。

  一般来说所产生的密度是在109c㎡以上,这样的密度如果是出现在短波长LED和雷射二极管时就会成为致命伤。为了减少这种转位密度的方法大致上有2种,一种是不让转位贯通到长成方向、另一种是抑制转位现象的出现。在不让转位贯通到长成方向这一方面,可以使用Patterning加工的基板,在垂直长成时,使之往水平方向长成,将缺陷的长成边朝向水平方向弯曲,垂直方向实现贯通结果,来降低转位现象,这样的做法虽然大概能达到107c㎡以下的低转位,但是实际量产的话,要在长晶面得到均一的质量才是关键。后者的方法是将结晶缺陷密度低的Ⅲ族氮化物(nitride)基板,或者低缺陷的Ⅲ族氮化物使用在已经成膜的基板上。

  原来在Ⅲ族氮化物里是不存在单结晶Bulk,当使用蓝宝石基板进行hetero-epitaxial生成,转位高密度发生的根源就在于这种异种基板的使用,当然使用Bulk基板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因此,在各种制作方法上的研发、量产化都在积极的开发中,也有一些已经开始进入销售的阶段了。另一方面,与终极基板Bulk基板相对的,能够实现其类似功能的是Template基板。目前好几个业者都开始小量生产,这些虽然没有像Bulk基板成本那么高,但是成本也不低,因为考虑到高成本和效率,只能使用在雷射和电子设备,UVLED等上面。

  尽管结晶缺陷非常多,但是GaN系LED元件为什么能够达到高亮度,并且芯片不会迅速劣化,这些结构现象还是仍旧被工程师与学者在研究当中,但是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出现。所以为了达到材料最大的限度,发挥出GaN的极限,就有必需确定发光构造的理想的层构成,以及构造设计。

  如果不能实现好的长晶 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结晶生成对于LED元件制造来说,是相当关键的技术,同时也是高效率化研发的关键。无论怎么好的结构层设计,如果不能实现好的长晶,一切都是白费功夫。在初期,量产的GaNLED是face-up型的元件,在p侧的接触电极是采用透光性的薄膜电极,透过这个薄膜电极发光,而材料上则是使用Au合金电极,但是虽然具有透光性的特性,但是实际的透光度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为通过电极的光系数,或者反射而无法散发出的光相当的多,使得发光效率一直无法获得提升。因此随后研发人员考量,因为face-up型的LED元件反射率很高,必须采用稳定性高的材料作为电极,将光从蓝宝石基板侧发出,来提高发光通量。(来源:OFweek半导体照明网)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