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邦 > 正文

张虔生:大陆半导体业犯初级错误 日月光面临危机

2011-09-26 作者:LEDth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顾文军认为,张虔生的观点,透露出日月光的长远危机:大陆庞大的需求,已成半导体业制造与封测成长基础,未来10年,一定会涌现产业巨头。届时,日月光会面临巨大冲击。

  大概大陆总部基地落户上海金桥让人心情不错,昨天,全球半导体封测巨头日月光掌门、董事长张虔生首度面对大陆媒体时,没有什么忌讳。

  当问他如何看待大陆半导体产业时,他有些不客气地说:“大陆半导体业犯了一个初级的错误。”

  大陆犯了“初级错误”

  这个初级错误,在他看来,是一种类似于好大喜功的思维。

  “以为半导体业只有英特尔,导致基础没打好。”他强调,不要以为只有做晶圆才叫做半导体,相比而言,封测才是半导体制造业的基础环节,全球半导体大陆这个都没做好就想做尖端,所以造成几家公司发展得都不好。

  他没有直接批评具体企业。但业界心知肚明,他在指那些代工企业。过去几年,中国确曾掀起一波半导体代工发展高潮。2005至2007年,在地方政府推动下,曾遍地开花。不过几年过去,许多上马的项目已销声匿迹。

  张虔生说,过去多年,大陆半导体业两大基本要素都不具备,“人才、设备都没有,土地并不是重点”。

  “半导体业的人才不是农民工。你用的人都是外籍军团,成本怎么便宜下来?”他反问。

  这戳到本土半导体制造业成本结构痛处。比如一个12英寸半导体制造厂,80%的成本来自设备,其中隐含大量核心技术。另外约10%来自人力。被许多人看成核心要素的土地,并非核心要素。

  他用一半时间谈论人才,强调没这要素,结果会是“高投资、低效益”。他举例,截至目前,日月光大陆厂运营成本仍超过台湾地区,原因是受过训练的人才缺乏。他透露,为化解矛盾,公司已将至少2000名大陆员工派到台湾培训,隐含大量成本。

  他似乎还“看不上”许多大陆半导体企业。一个明显例子是,他认为,大陆的封测企业同行甚至没有被收购的价值。

  他介绍说,全球封测市场有150多家企业,绝大部分都很小,日月光营收虽超过60亿美元,但市占率也不过7%,市场急需整合。当被问到是否考虑并购大陆同行时,他说,机会不大,因为它们的营收与技术实力都不强,而且收购重视人才,买下个企业,如果人才不行,还得重整,不如自己做。

  “除非客户有要求。”他说,日月光与飞利浦、NEC的整合案都是应客户要求。

  日月光的危机?

  不过,iSuppli中国高级分析师顾文军不太认同张虔生的观点。他说,强调封测没错,它一直占据产业链最大部分,本土市场也是。但本土产业处于追赶阶段,更应注重整个产业链培育,协同上下游,依托市场进行超越。

  “事实上,大陆封装企业发展很快,比如长电科技已进入世界前十名。”他说。

  顾文军认为,张虔生的观点,透露出日月光的长远危机:大陆庞大的需求,已成半导体业制造与封测成长基础,未来10年,一定会涌现产业巨头。届时,日月光会面临巨大冲击。

  这似乎也不是虚言。日月光虽然是全球第一大封测巨头,但之前,其布局重心一直在境外,尤其是台湾地区。截至目前,台湾一直未对高端半导体封测业西进大陆松绑,日月光大陆项目主要是中低端业务,相比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本地对手,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张虔生此前一直想快速朝大陆转移而不得。面对台湾政策限制,2004年他曾对外表示:“把老虎关在这边,搞了半天都变成病猫了……事实上,应该放最厉害的老虎出去。”2006年,他曾打算将个人持有的18.4%的日月光股份,转售凯雷集团,以曲线西进大陆,但台湾地区最终仍未松绑。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