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台湾大厂专利数不敌韩国三星一家

2011-09-19 作者:LEDth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台湾的知识产权实力跟世界的差距有多大?在专利战主战场美国,“台湾厂商在美国的专利数加起来,还抵不过一个三星”一位国内知识产权权专家,一语道出台湾的弱势。专利战已经打得如火如荼,要上战场厮杀,台湾却少了最重要的“专利”子弹。

  归根究底,主要的原因是多数台湾企业家对专利投注的心力还是不够!工研院技转中心主任王本耀指出,台湾厂商大多是代工起家,擅长的是逆向工程,先有了产品,才去想怎么做,而且业者的研发人力和资源,大多是投入在眼前产品的改良和开发,不重视专利库的建立,“等到产品做出来,只要被告,原本赚钱的,也变赔钱了!”

  另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台湾厂商规模不够大、口袋不够深。一位台湾手机大厂高阶主管就无奈的说,“就算我们捧着钱去找摩托罗拉(Motorola)买专利,谁理你!”

  为了解决台厂单打独斗的困境,经济部推动专利银行(IP Bank),最快2011年8月底成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公司和专利基金两大部分。前者,是为国内厂商提供智权布局所需要的资讯分析、专利评估、法律谘询,必要时还可以发动诉讼,一开始将会由工研院创新公司协助成立;而初期规模为新台币5亿元的专利基金,在寻找收购对业者有利的专利的时候,知识产权管理公司也会提供谘询。

  不过,像这样集合众人之力的专利银行,日本与韩国早就在做了,而且不论是速度或力度,都遥遥领先台湾!

  2009年,日本就成立了株式会社产业革新机构(INCJ),包括夏普(Sharp)、松下(Panasonic)、日立、东京电力等19家横跨科技、油电、金融业者共投资100亿日圆,再由日本政府注资820亿日圆,并提供8000亿日圆的信用担保,使得 INCJ的投资能量接近9000亿日圆。目前INCJ在能源、生技和资讯产业的布局都相当活跃。

  韩国为了协助三星和乐金(LG)等韩国企业因应专利侵权诉讼,也在2010年正式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公司Intellectual Discovery(南韩发明基金),集结了政府与民间企业的力量,募资700亿韩元;并在2011年8月,启动了半导体和LCD等重要产业超过10个的专利联盟(IP Pool),每个联盟成员将共同购买及管理相关专利。Intellectual Discovery的规模,预计要在2015年进一步扩大至5000亿韩元。

  台企银弹不够 政府动作太慢,资金后援也不够力

  台湾新台币5亿元的专利基金规模,比起韩国的130亿元,以及日本3300亿元,根本是小巫见大巫,就连台湾政府的动作也慢了好几拍。早在2008年第八次全国科技会议,台湾就有专利银行的构想,但是经过与业界和学界漫长的沟通,直到2011年政府才开始付诸行动,台湾在专利大战上,已经落后一大步。

  台湾从过去半导体业和PC产业,乖乖向德州仪器还有IBM等大厂缴权利金,到近10年来面对国际大厂进逼,经历了多次专利战败后的巨额赔款,尤其是当台湾科技业获利丰厚时,往往是国际大厂拿着“专利权”上门收割的时刻。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