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业务缘何有销量没盈利?
摘要: 某公司分管中国企业收购的董事曾经有过一个失败的教训:销售额虽然有所增加,但利润却没有增加。岂止利润,未回收销售额也越来越大,公司的现金眼看着减少。这是为何?
某公司分管中国企业收购的董事曾经有过一个失败的教训。
收购的对象是中国有名企业的一个务部门,收购之时业绩良好,该部门经营的产品是从外国进口的计算机软件,而且拥有中国市场的独家销售权。该公司的代理商政策也相当成功,使销售范围覆盖到了整个中国。
听起来很不错吧。但这位董事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例如,收购对象所在的大楼脏乱破旧。厕所也是那种“没门的”。“这恐怕没法令中国员工充满干劲”。鉴于这种想法,董事决定投入资金搬家,挂上新招牌重新开张。
刚刚搬到新办公室时工作的起步十分顺利,新工作人员不断增加,办公室里生机盎然。董事又一鼓作气,全新引进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建成了能够准确管理全国销售情况的环境。这样中国业务的管理方面就基本完备了。
可是时间过去了3个月。销售额却没有增加的迹象。向工作人员询问原因,得到的回答是“虽然销售旺盛,但库存短缺,销售无法继续增加,因此无法拉动最终订单”。原来如此,既然中国的市场增长动力强劲,那就应该立即增加库存,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董事马上再次投入资金,增加了库存。而这次又被告知“生意太多,销售人员不足”。这当然也要解决,于是董事又通过追加招聘,补充了销售人员。
可能是上述措施起到了效果,在ERP系统中,销售业绩的数字开始慢慢增加。销售预测也一路看涨。因此,董事继续增加库存,为强化销售再次招聘了销售人员。发展势头一片大好。董事在惊异于中国市场增长快速的同时,继续扩大了业务。
不久之后,一个怪现象出现了。销售额虽然有所增加,但利润却没有增加。岂止利润,未回收销售额也越来越大,公司的现金眼看着减少。
查找原因才发现,销售一线竟然有随意降价销售的现象。有些销售人员甚至脚踏两只船,向同一客户搭售其他公司的产品。而这些人员的差旅费和工资自然是公司承担的。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严重的情况暴露了出来——ERP系统中的销售量与销售额竟然完全没有关联。有些时候,代理商和现场的销售人员为了保证库存,不停地在ERP系统中输入数值。但实际的软件销售却并没有增加。
销售奖金制度也加剧了事态的恶化。因为奖金是在售出之时支付,所以产生了强卖现象。最终客户自然接二连三地取消订单。以3次分期付款为例,客户就算支付了第1笔款项,第2笔之后也无法保证能够回收。回收全款的希望几乎为零。面向大型企业销售的情况也是一样。既然销售奖金是在销售额成立时支付的,也就没人打算回收之后的销售额。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