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业斌:瞄准LED新兴产业 粤台联合开拓国际市场
摘要: 惠州市将以粤台石化合作基地、粤台光电合作基地、粤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以及惠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联合服务处的建设为重点全力提升惠台合作,推动惠州经济转型升级,并希望借台湾企业之力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台湾在“开创黄金十年”的政策蓝图中,也提出了打造六大新兴产业和四大智慧型产业的发展战略。这表明,(惠台)双方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发展重点,目标一致、重点融合、合作空间广阔,这对企业界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如果有企业向你表示这样的忧虑(珠三角劳动力不足),你可以告诉他,黄书记已经拍胸脯保证,让他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希望此次论坛,能推动两岸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的合作,两岸联起手来去赚世界的钱,打进全球市场,让中国制造在全世界叫得更响,让中国的技术为全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昨日,在“2011两岸新兴产业合作暨经济转型升级高端论坛”开幕前夕,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接受笔者专访时说。他表示,惠州市将以粤台石化合作基地、粤台光电合作基地、粤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以及惠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联合服务处的建设为重点全力提升惠台合作,推动惠州经济转型升级,并希望借台湾企业之力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惠台合作助IT、石化产业升级
记者:惠州市积极承办此次论坛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黄业斌:惠州是广东省重要的台资企业集聚区,截至2011年6月底,惠州全市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501家,企业数量居全省第4位,全市实际利用台资41.01亿美元。我们希望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充分借鉴台企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摸索一套惠台两地互为经济转型有力推手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惠台经贸合作向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
记者:惠州将创造一种怎样的惠台新兴产业合作新路径和新模式?
黄业斌:惠州既是一个生产中心,,也是一个市场销售中心,市场广阔,这是惠州的优势。而且,根据我们调研了解的情况,惠台产业之间互补性强,合作发展的前景很好。
在合作路径方面,我们将着眼于企业、产品的合作,打造新的平台,充分利用好将要揭牌的粤台石化合作基地、粤台光电合作基地、粤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推动惠台合作。
我们还要把政府服务做好,把即将揭牌的惠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联合服务处做好,吸引台资来惠,让他们体验到,在惠州发展事业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再者,近年来,惠州高度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惠州石化、IT产业迅速崛起,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已步入高端发展轨道,LED产业优势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断取得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基础更加扎实。应该说,惠台在新兴产业的合作有基础、有潜力,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二五”期间,惠州将全力推进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据我了解,台湾在“开创黄金十年”的政策蓝图中,也提出了打造六大新兴产业和四大智慧型产业的发展战略。这表明,双方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发展重点,目标一致、重点融合、合作空间广阔,这对企业界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把三个基地建成国家基地
记者:您刚才提到三个基地和一个服务处将在惠州揭牌,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黄业斌:三个基地和一个服务处将于今日“高端论坛”开幕时在惠州揭牌,这是本次“高端论坛”的主要活动内容和重要成果之一。
粤台石化合作基地将以惠州的国家级石化园区——大亚湾石化区为依托建设。我们将以发展石化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为主线,以拓展高附加值的新型精细化工产品为重点,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海内外知名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粤台光电合作基地将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仲恺高新区为依托,重点加强与半导体照明龙头企业的合作交流,形成以外延片生产、芯片生产为主的上游产业板块和以封装、应用为主的中下游产业板块,积极拓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建设LED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与台资光电企业合作交流的基地。
粤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将重点吸引台湾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惠州转移,推动惠州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到2015年建成5个、占地面积共5平方公里的粤台科技产业对接基地,分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对接基地、石化与新材料对接基地、现代服务业对接基地和现代农业对接基地,力争产值规模达300亿元以上,建成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
惠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联合服务处将以惠州台商协会为依托建设,邀请台湾工业总会、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台湾石油化学工业同业公会来惠设立分支机构,共同参与组成联合服务处,为在惠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产品研发、企业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诊断和辅导。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