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服务集聚区落户南海
摘要: 佛山半导体产业发展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昨天上午,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暨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服务集聚区(孵化器)签约仪式在佛山南海举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叶景图、佛山市副市长麦洁华等相关领导参加了仪式。
佛山半导体产业发展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昨天上午,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暨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服务集聚区(孵化器)签约仪式在佛山南海举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叶景图、佛山市副市长麦洁华等相关领导参加了仪式。
作为省级产业创新平台,创新中心将立足广东LED产业的现状与特点,承担起对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撑,力争用2年时间,建成广东LED产业发展战略智库。中心的落户无疑对佛山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22家省内LED骨干企业发起成立
在昨天的仪式上,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政府、南海区政府三方代表共同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启动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设。
据悉,创新中心将立足广东LED产业的现状与特点,以市场化为导向,承担起对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撑,全面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广东LED产业发展战略智库、信息交互中枢、检测认证基地、技术创新桥梁、金融服务尖兵、入才培养高地、成果展示舞台。
记者了解到,创新中心是在广东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由22家省内LED骨干各自出资300万并注册成立。但在前期建设,将主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叶景图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预算,但在第一阶段的配套建设,政府拟投入一亿元。
据了解,创新中心建成并投入服务后,会采用政府投入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方式。对战略研究、知识产权态势分析、标杆体系研究等具有公益性的任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支持;对检测认证服务、产业联盟运营、人才培训、成果展示交易、融资服务等与企业和产业紧密结合的任务,则投入市场化运作。
由“各自为政”到创新共享
“LED是一个系统产业,不是靠单个企业就能完成产业升级,必须依靠产业的融合发展。”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阮军认为,创新中心的成立就是把分散的优势资源形成合力,从而支持产业发展。
此话得到在场发起企业的认同。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部总经理刘金兰认为,一个企业的优势是有限的,比如说做封装的,仅仅是在封装这个领域做得好,所以技术的创新更多是要靠企业间共同合作的。
据悉,目前创新中心的运作模式将会仿效国际照明行业成员发起成立的扎嘎(ZHAGA)联盟,主要把之前企业各自为政、松散的局面,通过创新中心来拧成一股合力。
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萧国伟说,创新中心正式运作后将按照企业模式来运行,在坚持非营利原则时也会有创收。比如说,研发成果、知识产权等,在共享的同时也会按照市场运行,对外将是有偿使用。
除了进行技术创新外,中心还将由广东省科技厅统筹,整合省内研发、检测、专利技术、技术联盟等专业团队,承接创新中心的各项主要业务。
提升佛山半导体产业核心竞争力
佛山作为国内最重要的传统照明光源生产与研发基地之一,拥有庞大的照明产业集群。目前佛山涉足灯饰电光源的企业有400多家,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目前基本形成以旭瑞光电、国星光电、佛山照明、欧司朗、雪莱特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企业为龙头、以罗村电光源照明为支撑的照明电器产业集群。
然而,LED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度较低,产业集群效应尚未体现,产业创新人才不足,标准缺失,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等问题却也一直制约着佛山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壮大。而创新中心的落户,正好为佛山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对症下药”。
麦洁华表示,自2009年我市将半导体照明产业列入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佛山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成为广东省“十城万盏”示范试点,此次创新中心的落户,将大大提升佛山半导照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链接
创新中心八大主要任务
1.开展LED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开展标杆、标准研究及检测认证服务
3.开展知识产权态势分析和服务
4.组建产业联盟推动共性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5.开展LED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培训
6.展示LED产业发展的创新成效
7.开展LED产业投融资服务
8.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