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业参差不齐 两三年内或大洗牌
摘要: 高市场预期吸引了众多企业跻身到这个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尤其是中下游环节。业内人士估计,全国LED产业链上的企业现在约有4000多家。不过业内人士都认为:LED产业两三年一定会大洗牌。由于技术创新与标准的订立,一些企业将在发展中被淘汰出局。
作为“十二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半导体照明(LED)产业,目前正驶在快车道上。工信部上半年数据显示,截止6月底,共生产发光二极管(LED) 392.8亿只,增长26.4%。这意味着,LED产业仍然是投资热点。
此前专家预测,到2015年,仅照明领域的LED产业至少会达到5000亿的规模。高市场预期吸引了众多企业跻身到这个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尤其是中下游环节。业内人士估计,全国LED产业链上的企业现在约有4000多家。
不过,来自福建两家较大光电企业的人士都认为:LED产业两三年一定会大洗牌。由于技术创新与标准的订立,一些企业将在发展中被淘汰出局。
国家战略与产业全局
LED产品真正国产化率并不高,市场基本被飞利浦、欧司朗、GE、松下等照明巨头瓜分。我国LED产业起步是在相关国家战略实施之后,尤其7月份出炉的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产业的扶持重点,节能环保产业名列其中。国家扶持重点之一包括LED设备及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国产化。据了解,各地政府还提供MOVCD补贴。
“LED既节能,又是冷光源,寿命长,属于环保产业,所以国家有一整套的政策出台”,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董事长刘捷明如是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LED企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广东封装产量占全国70%,是全国LED照明重要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LED产量达147.83亿只,占总产量的1/3。
“许多地方政府都把LED产业发展列入”十二五”重点产业来培育和支持”,刘捷明说。
在福建,由于与台湾毗邻的区位优势,光电产业更是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早在2007年4月,福建省就为扶持LED和太阳能光伏行业,就出台《福建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7-2001)》,算是我国首个出台此类政策的省份。
今年3月出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闽台合作成为主线,其中明确描述了“拓宽两岸产业对接领域。推进光电、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产业的对接,大力吸引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投资。”
刘捷明介绍,“两岸LED的产业有很强的互补性。大陆市场大,下游应用产品特别是LED照明、灯具领域,厂商多,产品线丰富,这是优势;台湾处在上中游,从LED材料到外延片、芯片,中上游领域要比我们强很多”。
事实上,现在很多省市都采取了很多政策,吸引台湾的主流厂商到大陆来投资。在记者走访的几家福建企业中,鸿博、和谐光电、万邦光电、新世纪材料都有着台湾企业的影子,包括材料、技术、人才以及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仅市政、交通、公共照明,LED市场有二、三百亿”,刘捷明说。对于未来的趋势,中国光电协会光电器械分会副秘书长胡爱华说,“在两到三年之内,LED一定会代替普通照明,且会大量的代替”。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