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华光:未来两年,LED产业将大浪淘沙
摘要: 山东浪潮华光在技术和产品发展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对于当前国内LED市场的发展如何看待?未来LED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又是如何?2011年广州国际照明展暨LED展期间,新世纪LED网记者特邀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成新博士,总经理助理、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琦先生进行独家专访,一起畅谈企业及行业发展。
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浪潮华光”),成立于1999年,现由浪潮集团控股。浪潮华光是国内最早引进生产型MOCVD设备,专业从事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及光电子器件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浪潮华光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内同行业唯一同时掌握全色域LED技术和民用LD外延材料制备、管芯生产、器件封装及应用产品一条龙生产技术的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激光二极管芯片生产企业,在国内光电子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产品有半导体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和民用激光二极管(LD)外延片、芯片、器件和应用产品。
那么,山东浪潮华光在技术和产品发展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对于当前国内LED市场的发展如何看待?未来LED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又是如何?2011年广州国际照明展暨LED展期间,新世纪LED网记者特邀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成新博士,总经理助理、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琦先生进行独家专访,一起畅谈企业及行业发展。
浪潮华光技术总监王成新博士(左)、总经理助理、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琦先生(右)
技术取胜
1、致力于外延片与管芯工艺,建碳化硅基板项目
新世纪LED网记者: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山东浪潮华光在LED芯片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王博士:浪潮华光在芯片制造上是全方位的,有红、黄、绿、蓝光LED芯片。我们做红、黄光LED芯片比较早,在实体销售方面我们也有一定的实力。通过做红、黄光LED芯片的经验,我们积累了雄厚的研发实力,因为我们从生产外延片到生产芯片大约经历了10年的时间,期间我们一直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探索。而距离首次生产出蓝光LED芯片到现在已经有3年时间,我们依靠自己的研发团队,成功生产出了蓝、绿光LED芯片。
另外,浪潮华光从外延芯片到管芯也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浪潮华光的徐现刚教授是长江学者,也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他在浪潮华光带领着一支拥有较强实力的研发团队,专注于外延芯片结构和管芯工艺的研发。在进行自主研发的过程中,在技术问题的解决上,我们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例如管芯的技术,我们从可靠性、一致性、亮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我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浪潮华光技术总监王成新博士与新世纪LED网记者合影
新世纪LED网记者:今年浪潮华光有没有比较新的技术突破?
王博士:我们最近积极加强工艺和外延方面的研发,进行了精细化研究,我们主要做大功率的产品,我们的产批功率达到了110Lm/W—120Lm/W,在国内拥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为什么我们相对来讲,我们自己的研发团队依靠本身的力量,我们本身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我们的研发队伍也非常稳定,这对我们本身产品的稳定、可靠、质量不断提升,起着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国家“863”计划的支持,我们的碳化硅衬底LED技术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浪潮华光的徐现刚教授主要是做碳化硅的。基本上在国内没有任何一家比得上我们这里,浪潮华光三厂已经在建,预计今年年底建设完成,其中就有一个碳化硅项目,大约会有200台炉子。
2、软实力强,研发团队具有凝聚力
新世纪LED网记者:人才对整个技术的推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王博士:对,公司在人才管理方面也制定相关的政策,我们公司的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也非常稳定,这在大陆LED厂商当中是很难见的,包括稳定性、文化和对企业的忠诚度。现在大陆LED行业火成一片,实际上人员流动非常多,但我觉得我们浪潮华光的队伍是非常稳定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团队非常有凝聚力,大家工作上互相协作,保证了产品质量优势、质量的可靠性、连续性,包括对客户的支持程度等,这些都非常重要。
新世纪LED网记者:浪潮华光的研发团队有多少人?
王博士: 浪潮华光的研发团队近80余人(含外聘的)。拥有博士学位的专家比例约占1/3。
从实力上看,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首席科学家蒋民华院士为公司技术总指导,科研队伍由长江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硕士和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组成的科研队伍。
从领域上看,科研人才从沉底材料制备、外延片生长、管芯制作到封装工艺的各个领域均有分布。
从地域上看,浪潮华光拥有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6名海外专家。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