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之下,中国LED产业危与机在哪里?
摘要: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LED照明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了挑战。中国LED照明产业将如何迎接机遇、面对挑战?未来几年LED研发重点与市场探讨方向是哪里?
产品走向 高压LED将主导未来LED通用照明市场
此次论坛上,晶元光电、迪源光电都力推高压发光二极管(HV LED)芯片。在同样输出功率下,高压LED所需的驱动电流大大低于低压LED,散热铝外壳的成本可大大降低。目前DC LED产品在应用中存在一些弊端,需要与变压器等元件一并使用,且寿命只有2万小时左右,而实际LED芯片的寿命却长达5-10万小时。与之相对,HV LED则无需额外的变压器,只需简短的驱动电路,器件可靠性更高,结构也将更加小型化,应用成本更是大幅度降低。
有专家指出,如采用高压LED来开发LED通用照明灯具产品,总体功耗可以大大降低,从而大幅降低对散热外壳的设计要求,如我们可用更薄更轻的铝外壳就可满足LED灯具的散热需求,由于散热铝外壳的成本是LED照明灯具的主要成本组成部分之一,铝外壳成本有效降低也意味着整体LED照明灯具成本的有效降低。由此可见,高压LED可以带来LED照明灯具成本和重量的有效降低,但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大幅降低了对散热系统的设计要求,从而有力扫清了LED照明灯具进入室内照明市场的最大技术障碍。因此,高压LED将主导未来的LED通用照明灯具市场。
企业发展 将共同合作,推动LED产品向模块化发展
此次论坛上,不少专家谈到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模块化。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电光源研究所刘木清教授结合上海长江隧道LED照明系统的运营情况指出:尽管上海长江隧道照明电源、光源、接线等总故障低于3%,但灯具无法现场打开,因此所有的维修必须返回工厂,对维修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这是隧道采用LED照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刘教授表示,整体式LED隧道灯增加了隧道灯的维修难度,建议研究模块化LED隧道灯的技术。
而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鸿海科技集团)胡继忠在报告中指出,现在国内外厂家百花齐放、纷纷推出“形形色色”的LED照明产品,但产品大多不能互换,性能也各不兼容。而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官勇也讲述了自身在实际市场上的困惑,LED技术更新太快,刚上市的产品很容易变成过时产品,使经销商很难处理。加上备品与新产品的性能能否保证兼容性,也成为一个问题。
因此,胡继忠指出,“互换性”“兼容性”与“通用型”是照明灯具产品发展与市场接受的关键环节。这就涉及到模块化设计。模块是标准的、独立运作的、并且是可置换的单元,模块化设计就是说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将功能运作相关的组件依据产品架构合并为单一模块,经由分析组成模块间的相关性与工作程序,设计组合所需接口并决定最佳的模块配置方式。
相信,未来国内厂家将携手合作、共同持续提升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促进LED产品模块化,推动LED在通用照明的大规模运用。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