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专利情报库,避开专利雷区
摘要: 4月2日,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LED产业专利分析及预警报告会”,旨在利用专利信息资源开发服务政府决策,促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提高研发起点、跟踪国际技术发展趋势、规避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作为此次报告会的协办单位——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您对国内LED专利态势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是如何看待的,新世纪LED网记者特邀请您来谈一下。
新世纪LED网记者:听说,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以指定不同的专利策略。您能否具体给我们讲一下,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专利策略是怎样的?
顿海舟律师:企业的专利策略主要分三种:一、防御战略,二、中立战略,三、进攻战略。企业在不够强大时,仿模中创新,但不忘申请专利,保护自我创新,对于创新的技术应选择适当的保护方式,是技术秘密保护,是申请专利保护,还是公开为公知技术,公司内部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十分有技巧。企业很小到大,专利从无到有,随着专利数量渐渐增加,企业也在壮大,知识战略自然而然地逐渐转向进攻战略,但是从开始就有知识产权的战略意识这很重要。
新世纪LED网记者:技术创新和专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企业该当如何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顿海舟律师:技术创新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法律文件,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审核授权之后,才具有专利权,才具有市场上的专有权。技术创新是智慧的结晶,其实专利的法律文件是对技术创新的升华,也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是真正体现技术保护范围的载体,它至关重要,不容忽视!所以更要重视专利申请文件,一旦在申请文件过程中有所疏忽,技术创新就有可能得不到应有或更大的保护,在一定要重视专利申请的这个环节。当然更要重研发立项前的国内外专利情报的分析,专利做为最好的技术资料载体,90%最新技术都会在最短时间在专利文献中体现,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及其核心专利进行分析,对涉及侵权技术进行规避,而对其中没有进行保护的技术,则会采取直接采用的模式。不仅可以避免出现侵权,而且还能缩短工程师的研发时间,节省研发经费,而且可以提高发明专利的授权率,以期更有力地保护技术创新。这应该是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首先应该认识到的,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会慢慢地学会制定战略,保护自我创新,让知识产权为企业保驾护航!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