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误区,避免盲目的狂热投资
摘要: 2009年伊始,LED照明的投资“大热”,甚至可以说是狂热。现今LED应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无情地泼了投资者一瓢冷水,迫使头脑变得清醒起来,对LED照明的认识回归至理性的轨道。
目前,不少人对LED光源、照明与应用仍陷入到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芯片等于光源
电光源是有严格技术标准的,对照度、流明、显色性、色温、功率、光衰、谐波、寿命等多项指标有严格的要求,这本身就是百多年来电光源科技进步的结果。一个芯片或一个PN结,虽说是广义的光源,但就标准电光源而言,仅仅是一个发光元素,绝不是一个标准电光源。把芯片制造成为各种不同的标准电光源也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要经过科学的设计与组合,需要大量的材料、电子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同时需要大量的科学试验,因此说芯片不等于现代意义的、有严格标准要求的电光源。
但是,不少“专家”或“官员”在讲话里偷换概念,混淆常识,不讲科学,盲目推广,这样的专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推广LED照明,要么是“不懂”装“懂”,要么是“懂”而装“不懂”,都是别有用心,慷国家之慨,中饱各方利益之囊。
误区之二:光源等于照明
有“光”就能照明,没错。火把、蜡烛、油灯都曾是历史悠久的照明光源,而且至今在一些无电的地区仍在发挥着照明的作用。但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那些毕竟是原始的照明,是与当时的社会形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照明。今天,如果用一个LED芯片与火把、油灯相比,一定会遭人耻笑,肯定会有人讲,LED照明是高科技。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有的人就是把单体光源--一个PN结作为光源、作为整个照明来看的,做着“自己忽悠自己”的事。
由于LED光源自身的特点,如发光指向性很强,需要散热、驱动与光学处理,这就决定了LED作为光源必须是“整个系统的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或者用现代照明的观点看,发光的不一定是“灯”,就LED照明而言,单体光源绝不等于照明。
从一个PN结到现代意义的光源、到与环境相适应的科学照明、绿色照明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里包括对LED照明认识的不断深入,材料与技术的进步,装备制造与应用产品的二次开发,特别是系统的成熟、合适的性价比与规模化生产,做不到这几点,大规模推广应用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矣。
※ 任何透过本网站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网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本网站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本网站之意见及观点。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