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十城万盏”热运行下的冷思考

2010-04-01 作者: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十城万盏”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将提出“十城万盏”热运行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趋向,希望能为业界提供有益的思考,促进“十城万盏”试点示范应用工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十城万盏”要避免“画地为牢”

  除了盲目投资浪费国家资源的问题,伴随着“十城万盏”的推进,地方保护主义成为业内关注的问题之一。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之一是偏向本地企业或者优先采购本地企业产品,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各地市场的地方保护,限制进入,很多企业只好把目光转向国外。

  试点示范工程最重要的是要有示范作用,并要有节能效果,而要保证节能效果,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全国试点示范城市较多,而真正能达到节能效果的企业或产品还为数不多,如何真正做到节能,对各试点城市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倘若试点示范城市一定选择当地企业的产品,能否保证产品质量真正起到节能示范作用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863“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总体组专家沈波教授认为,各地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国家的高度看待“十城万盏”,可以国为界,适度保护国内产业发展,比如在产品的选择上,若国内有质量较好的产品,可优先选择国内产品;但对国内而言,应全国一盘棋,不宜有地方保护。“若全国各地的水平相同,地方政府使用本地企业的产品无可厚非,倘若不是,则可能会导致达不到示范效果,进而影响当地的示范信誉。”沈波说。

  同时,“十城万盏”并不仅仅关系到路灯,其实际示范效果的好坏,会影响到民用普通照明的示范,甚至是景观照明的示范。沈波指出,灯的质量不过关,大家不相信的将不是灯,而很可能对LED照明本身产生怀疑,因此“十城万盏”的推进还是要质量为先,若不论质量,本地为先,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如何以全局的眼光看待“十城万盏”,避免陷入地方保护主义,真正起到节能试点示范作用,是当前各试点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

  推进“十城万盏”还需理性

  “十城万盏”自实施以来,在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未来,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试点城市需要冷静思考合理规划,推动“十城万盏”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项政策保障措施综合评估实力,认清当地政府发展产业的优劣态势,不能‘一窝蜂’的上项目、上产业,区域产业氛围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地区发展产业必先形成企业集聚或集群效应,而集聚或集群效应形成不能仅靠一时之热,需要通过产业氛围营造,正确运用招商引资手段,结合示范项目和政策保障等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张家骥说。

  “十城万盏”的顺利推进,试点城市间的经验交流也不可或缺,“进一步加强试点城市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鼓励地方政府借鉴目前其它行业节能改造广泛使用的运营模式,引入新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做好地方资源的组织与协调,建立节能照明应用推广的工作体系”,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巡视员刘久贵在1月份哈尔滨召开的“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试点城市工作会议上谈到“十城万盏”试点示范应用工程下一步工作时说。

  目前全球还没有统一的半导体照明应用标准和检测方法,如何评价产品、如何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成为阻碍“十城万盏”推进的最大障碍和困难。而加强对示范工程的监督检查,确保节能产品的质量与节能的实际成效,是各试点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十城万盏”探索市场化运行模式也是各试点城市需要积极展开的工作。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