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运动引内资外企相互争斗
摘要: 国际照明三大巨头飞利浦、GE以及德国西门子旗下的欧司朗,从2008年以来,为了捕获一块大“鱼饵”,开始在中国开展短兵相接式的对垒战。而这块“鱼饵”就是由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于2008年底抛出的“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推广计划。
“生活方式”、“生态城市”——这两点一直围绕着飞利浦所倡导和追求的企业理念。
当然,作为世界500强的GE公司以及德国西门子也不甘示弱,不甘在这一轮的蛋糕争夺战中颗粒无收,他们也在中国的城市积极地拓展着。
11月2日,美国GE全球副总裁罗邦民一行又马不停蹄地走访西安,该市市委书记孙清云亲自接见。罗邦民明确表示,GE非常愿意加强与西安在清洁能源和绿色照明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并积极拓宽合作领域。
江城对决
江城武汉,就是他们三巨头短兵相接的一个战区。
11月1日,GE在武汉召开了一场名为“十城万盏·GE照明解决方案研讨会”,并正式宣布加入武汉3.6万盏LED节能灯市场“争夺战”。值得注意的是,GE大中华区及亚太区8位高管集体造访武汉,这不难看出GE公司对LED路灯照明项目争夺的决心和信心。
3年内,武汉市将投入6000万元,在全市安装3.6万盏LED半导体照明路灯,未来,武汉将成为中部和国内LED产业核心聚集区。这一大单让所有相关企业都热血沸腾。
而且GE高层还表示,“期待把我们的技术本土化,希望在武汉找到合作企业。”言外之意就是未来有意在武汉直接参与LED市场工程招投标,有意寻找武汉合作企业,甚至是在武汉投资设厂。
巧合的是,几天前,飞利浦照明位于武汉市江汉路闹市的绿色照明小屋正式对外亮相,江城市民现场体验飞利浦照明所营造的照明环境。而西门子高层也正是在这个期间内造访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力求在某些项目或计划上双方能达成共识。
齐聚江城,对垒相战——相信这不仅仅在武汉发生了这样的现实故事,在中国的其他城市也已经或即将悄然地发生。
乱中得利?
现在谁是赢家,尚无定论。但是,一场争夺战已经在中国展开。那么,我们在关注三大巨头热闹的场面的同时,此时此刻,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企业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因为,中国照明企业也是这场战役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中国的照明企业能“乱中得利”?
有人说,中国照明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比不过三大巨头,但是中国企业具有本土化优势,中国政府自己的大单不可能全部送给外资企业,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也有人说,中国企业在产品上并不亚于外资品牌,而且中国国情讲究人脉关系,比外资企业更懂得运作中国的市政项目。当然,我们只能把这些说法归属于情感论,在正规的经济市场上,商业竞争比情感论更具合理性。
剔除所有人性化和情感化的因素,现在中外企业双方存在争论和分歧的地方在于LED照明产品之上。在GE照明的武汉研讨会上,就发生了双方的观点驳辩——
GE表示,使用GE节能灯产品能平均省电30%到40%左右,大约用3到5年的时间回收成本、取得收益。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