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中国照明行业老品牌摒弃沉沦 期待复兴

2009-07-03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灯饰报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照明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其中不乏老牌企业,在2009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期间,飞利浦、欧司朗、通用电气等国际老牌企业总是占据最佳展位以表现自己的行业地位。

  巧合的是,在今年的展会上,还出现了一家以“电工1937”为商标的企业。它就是重庆卓晖照明有限公司,是由重庆轻纺集团卓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重庆耀晖电工电器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灯泡工业公司的关联企业)合资成立的电光源工业企业,2008年6月成立,前者控股。该公司主要生产led照明产品和节能灯等产品,已经投产,计划今年形成年产量达50万支、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的规模。

  此外,中央电工器材厂在各地的分厂至今发展较好的有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和昆明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昆电工”为商标,2009年4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上海亚明

  民族照明行业鼻祖再展雄风

  在今年的广州国际照明展会上,上海亚明第一次用图片形式集中展示了自己从1923年到2008年的发展历程。多年来,上海亚明坚持参加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为的是重新振兴老品牌,敢于与国际老品牌同台竞技,表示自己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在它的展位上,人们能够看见“1923”和“中华老字号”的文字,这已经足以显示其历史地位。而通过参观亚明展出的产品,通过与参展工作人员的交流,记者感到,这家老企业正在焕发新的勃勃生机。

  立志实业救国

  引领中国照明

  上海亚明的创始人是中国电光源之父———胡西园(1897-1981),浙江镇海人。据胡西园自传《商海往事前尘》(2006年1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回忆说:他在童年时就对电灯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常常设想如何制造电灯泡;青年时在浙江高等工业学校攻读电机专业立志制造国产电灯泡。1919年“五四”运动更激发了他“立志一定要使中国人用中国自己制造的电灯泡。”从此他把制造电灯泡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

  1920年,胡西园从该校毕业后就开始试验制造灯泡,在经受了多次失败和挫折后,终于在1921年4月4日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只电灯泡(长丝白炽泡),当年就开始了工业生产,填补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个空白。

  当时,市场上的工业品多为洋货。为了打开市场,胡西园认为要迎合消费者心理,得取个“洋气”十足的名字。他想到德国“亚司令”(欧司朗)和荷兰“飞利浦”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决定分别取两大洋品牌名字中的“亚”和“浦”两字,又为了勉励自己将来要执电灯泡工业之牛耳的志愿,决意用“亚浦耳”为厂名,1923年正式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命名为“中国亚浦耳灯泡厂”。

  由于胡西园重视生产技术、员工队伍、广告宣传等各方面管理,亚浦耳厂闯过了初创时期最艰难的岁月,至1923年渐趋兴旺。在亚浦耳厂带动下,民族灯泡企业陆续诞生,只用了十余年时间,国产灯泡就占据了七成多的份额。 亚浦耳厂为这个行业培养了许多人才、提供了许多人力物力支持,因此全国电灯泡厂没有一家不直接或间接地与亚浦耳厂有渊源。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