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广受赞誉 国内企业应厚积薄发
摘要: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的索尼公司将在今年内推出新一代电视——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索尼公司表示OLED电视显示屏的厚度仅为LCD液晶电视显示屏的1/3,即3毫米。
中国OLED该如何发展?
OLED既然拥有如此多的优势,又广受各大企业的推崇,在受挫之后更应对技术进行强化。
虽然各大企业对OLED的投入还没有达到对液晶市场产生冲击的地步,但是作为最有希望统领下一代显示技术市场的代表,各国在这段时间明显加大了对OLED产业的投入。
相比之下,中国在OLED上的发展有更大的前景。由于产业基础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国内企业目前并没有实力在OLED上投下巨额资本,也不能像索尼所代表的日企那样高调进军OLED大屏产业,但一些投入小、技术较为成熟的小尺寸市场或许是国内企业的突破口。
由四川虹视和维信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尝试在OLED领域上走一条由小到大的发展模式。即,在最近几年现生产手机屏幕大小的OLED屏,之后将会发展到10英寸左右的电脑屏幕。
另外,国内的厂商应该吸取日韩厂商的经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除此之外,国内的OLED厂可以在产业链中扮演代工的角色,争取国际大厂代工OLED照明产品机会,提升本土技术与市场竞争力。我国的相关技术专利的缺乏仍是发展此项技术的障碍之一,国内OLED厂商若能与欧美OLED照明厂商进行策略联盟,取得专利授权、技术移转,并以具市场竞争力的价格为其代工生产出货,未来将可扩大全球OLED照明市场。而且不容忽视的是3G时代的来临,各种CMMB终端以及手机电视即将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在3G时代,移动视频成为了价值的核心。而小屏幕的OLED,正好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丰富3G时代生活,也可以利用市场来发现技术的缺陷,并提高自身技术,为OLED电视在中国的诞生做好充分的积蓄。
高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更多的体会到技术的融合,各产业之间也将不会有明显的划分。OLED拥有自身轻薄的优势,可以在视频眼镜、虚拟现实游戏等便携的多媒体设备中得以展现。
结语
据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预测,OLED市场产值将从2007年度的5亿美元与2008年度的6亿美元,成长至2009年度的11亿美元,2011年度的20亿美元,2012年度的30亿美元,与2015年度的55亿美元,届时,电视应用将首度超越手机。
OLED作为一项新技术,终将代替LCD成为显示屏领域上的新霸主,只是技术的成熟还需时日。面对索尼在OLED电视上的成功,中国在此领域上的发展则需要厚积薄发,充分吸收来自各方的经验,争取在政策上的支持,结合我国国情,开发具备自己特色的产品。(编辑:XGY)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