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OLED面板市场与材料技术发展现况
摘要: 自从Sony推出11吋OLED TV,走出商品化第一大步之后,AMOLED面板开始正式生产,也开始成为手机主画面用面板,而且以韩国、台湾的面板公司为中心,陆续发表相关的设备与投产,虽然限定在中小型面板,但已着实占了全彩面板的一部分。
根据美国DisplaySearch的调查,2008年4~6月的AMOLED面板的世界产量为170万片,比第一季减少18%,产值减少27%,为5380万美元,导因于居压倒性市占率的韩国Samsung SDI的产量减少22%。Samsung SDI的产量减少乃受日本手机各家以及诺基亚公司的需求减少导致;台湾奇美的AMOLED面板产值也由第1季的1280万美元降为760美元,预料2008年7~9月的情形将会持续停滞。这是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世界的大环境影响逐渐显现,预料第四季的经济衰退影响将更为深远。
被动型OLED(PMOLED)面板市场
根据美国Display Search公司于2008年4月的调查,被动型OLED面板的世界产值,2007年达3亿9500万美元,之后预计为零增长,2012年为3亿9600万美元。
矢野经济研究所预计,2008年度产量比07年减少6.6%,为9400万片;产值减少13.8%,为510亿7000万日圆。市场呈缩小的趋势,因部份大面板厂于2007年中已中止被动型OLED面板的出货。被动型OLED面板的主要用途,目前几乎为手机的次画面面板、MP3 Player,2007年起照明用途开始少量出货。此外,新的需求出现,包括手机的主画面、打印机、数字相机等,因此到2010年产量将比前一年增加16.8%,达1亿2620万片;产值增加12.4%,为6317亿日圆。
根据美国DisplaySearch的调查,2008年4~6月PMOLED的产量比第1季增加4%,为2030万片。主要靠手机的次画面、可携式音乐Player的带领,不过此次的表现是相隔4季的亮眼成果。
2、材料/技术发展
OLED显示器系藉由施加电压放出光的有机化合物来制作像素,而发光的有机材料左右耗电力与影像美丽的程度。2008年5月时,各色发光材料的到达值如表二所示。OLED用有机发光材料可分为小分子型与高分子型发光材料两种。
小分子型发光材料
小分子型发光材料领先商品化,Sony、Samsung SDI领先推出的OLED面板就是采用小分子发光材料。发光机构有荧光发光与磷光发光两种,而磷光发光效率理论上是荧光发光的4倍,采用磷光组件在同一亮度下耗电为荧光组件的1/4,而且不会有热的Deactivation,这对OLED面板大型化引发的内部发热问题相对比较少。事实上,磷光材料有寿命与电流增加效率低下、精制困难度高,以及耐热性等问题,所以不及荧光材料般的普及。尤其是蓝光由于尚未开发出具充分特性的材料,所以未臻商品化。2008年度各公司持续在蓝光磷光材料开发上相互较劲。
将Host与掺杂应用在OLED组件始于1989年的Tang,原本单独使用会引起浓度消光或无法得到安定膜的高发光效率的发光分子终于可以被利用。接着是应用滨田的所谓「Assist Dopant」的概念,将Energy Level在host与Dopant中间的材料同时掺杂,可以改善原本host与Dopant激发Energy Level相差悬殊的状况,最终使Dopant可以发光。
高分子型有机发光材料
高分子材料由于可利用喷墨印刷技术,成为容易大量、廉价、大型生产OLED组件的方式,被喻为下一代材料受到日本大印刷、化学、家电公司的持续研发。事实上,高分子材料在制作OLED组件时,层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容易溶解,造成非常困难制作OLED不可或缺的Hetero构造。因此,组件只能制作单层或少数几层的构造,再把许多机能赋予在这几层上。此外,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的要求比小分子材料高出非常多,因此,目前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大幅落后小分子材料。住友化学进行高分子型有机发光材料的开发,由于不需使用蒸着工程,可以使用喷墨或印刷成膜的优势,但目前寿命比小分子型材料低。(编辑:PCL))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