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困境下 照明企业求人还是求己?
摘要: 在宏观层面,照明原材料价格高涨下的照明企业,期望涨价救市已经不大可能。面对此市场困境,要想赢得生存,照明企业现在就必须出手,千万不要坐以待毙!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亢奋的时代。
面对市场不景气和广大中小企业困境,政府下半年货币政策调控将有保有压,以积极财税政策配合中小企业转型,不断为市场吹暖风;进入8月份,照明行业进入传统金九银十旺季,在历经连续多月的销售淡季后,市场逐渐回暖,阴霾渐渐散去,一场围绕第七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的年度大战也渐显刀光剑影。因为今年市场整体疲软,一些处于破产和崩溃边缘的企业,将自己仅有的一点能量都集中起来,寄望在最后的几个月里拼死一搏。
这将是众多企业在2008年的最后机会!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集中发布的一系列8月份宏观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3%,创14个月来新低。不过,8月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1%,再创12年新高。另外,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4920亿元,同比增长27.4%。从今年5月份开始,PPI高于CPI,剪刀差从5月份的1.1个百分点,扩大到8月份的5.2个百分点。从理论上看,PPI价格的持续上升必然会传导到位于下游的CPI。从实际情况看,在国内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的制约下,PPI向CPI传导的空间有限。
在宏观层面,原材料价格高涨下的照明企业,期望涨价救市已经不大可能。国家宏观经济遏制通胀已经开始好转,但材料出厂价在高位,而产品出厂价下跌,这意味着挤压企业利润两头受压。于是,企业就夹在PPI和CPI不断加大的剪刀差之间,许多企业面临困难。
有限的市场发展空间,已经让不少企业进退失据。
照明行业,特别是古镇企业,一直有这样一种怪圈:企业雄心壮志介入市场,年底盘点,企业很难过,于是寄望在第二年开春,在商家备货、更换代理品牌时有一新局面;5月一盘点,市场依然不乐观,于是希望光亚展回流人气;7月寒流至期待8月好转,8月过后则期待灯博会;灯博会过后一跺脚,下一年继续熬!
年年难过,年年要过年。
其实,市场是熬不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绝大多数照明企业在形式上已经开始走出坐商,但在理念上、骨子里还流淌着坐商血液。等待、期盼、依靠市场出现奇迹、祈求商户,祈求宏观环境变天。而在新产品的创新、品牌附加值的开发、深度分销、高水平服务的提供等方面,这些对企业来说属于命根子的问题反而不重视,所谓营销人员更多就是吃、喝、玩的三陪人员,搞搞关系营销而已。
企业也是无奈,因为要生存,解决温饱,订单是最重要的。
没有最差的市场,只有最差的企业。求人不如求己,等待不如出击。
目前照明行业除极少数品牌企业能够掌控市场外,其他绝大部分都是经销商在操控市场,而厂家仅仅提供了部分的支持与服务,为此众多企业决策都是以商家需求为准,以客户为导向,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需求监测和判断,对于家装公司、社区、工程甚至包括店面销售布局等都无法实现有效的主导,市场自然很难突破。
从近期市场调查来看,目前市场销售恢复较快的企业,普遍集中在网点分销下沉到位、工程开拓有力、厂商配合到位的这部分企业身上,而且都是经过两三年的市场积累而一举成功,就在众多企业的渠道还停留在一级城市、简单地与家装公司接触时,一些企业已经游走在五金店、水电工等更为细分和贴近市场的销售渠道上,这就是差距。
要想赢得生存,企业现在就必须出手,千万不要坐以待毙!
中国照明行业命运未卜:蓬勃还是寒冬? |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