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宏观经济政策下 照明行业走向何方
摘要: 央行下调“两率”、上海大打“真”牌规范市场、厦门立项逐步淘汰白炽灯、建设部将严查照明等建筑材料、钢价大幅下跌惠及照企——在这一系列宏观政策下,照明企业该小心?雀跃?担心?还是期盼?
[政策事件 央行下调两率救了谁?
央行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利率不变。这是自2004年以来央行首次降息。
[政策解读
在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宣布破产得第二天,央行立即宣布下调两率。有专家称,此举在于防止经济下滑,而非救市。尽管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利好影响尚难确定,但对大部分中小制造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中国照明行业目前有10000余家大中小灯饰企业,但80%企业的年产值低于5000万元。在国际经济形势日益紧张之下,这些小型企业(含出口)的命运牵动整个产业的脉搏。我们希望,这次两率的下调能为中小型照明企业的融资自救带来好消息。
[政策事件 上海大打真牌规范市场
过去10年,香港透过正版正货承诺计划成功地把尊重知识产权的概念品牌化,目前已有580余家零售商号、逾4700间零售店加入正字队伍,市民游客认准这些张贴着正版正货承诺的商店放心购物。上海将借鉴香港经验打出真字招牌。今年10月上海将启动真牌真品承诺行动,以100家书店、食品店、服装店等试点企业为基础,逐步在全市商业零售业企业推行。
上海真牌真品承诺行动将借鉴香港自愿申请、严格退出模式。符合条件的企业拿到真字招牌后,有效期只有一年,之后必须重新申请。承诺企业一旦违约,被消费者举报并查实有售卖或经营冒牌、盗版货品等行为,将立即摘牌。
[政策解读
目前,已有上海多家灯饰企业也在积极申请中,预计10月份可大面积推广。中国照明行业一直以来鱼龙混杂,以次充好、仿冒者居多。很多真品真牌遭遇被假冒产品的冲击,这让他们经常苦不堪言。上海推出的这一举措对真牌企业来说是一次政府救市。其他地方是否可借鉴?
[政策事件 厦门立项逐步淘汰白炽灯
9月中旬,厦门市政协通过了《关于推进厦门市光电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政府设立节能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引导老百姓更多地使用节能灯,争取2009年白炽灯逐步退出城镇市场,2010年节能灯全面推行城乡市场。
[政策解读
光电节能产业一直是厦门市政府多年来积极推进的光明产业。2007年,厦门光电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2.47亿元,占全市GDP的17.6%。淘汰白炽灯后,厦门市政府将在开发稀土掌握产业资源、推广节能灯和研发OLED产品上拟订新扶持政策。
从上到下,由国家至地方,近几年无不在大力推广节能产品。但是尚未把这项工作放入政府议事日程上,因此导致政府财政补贴的节能灯无法推广开来的尴尬局面。厦门市政府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的领导机构借鉴。这一消息的公布,也推动了当地节能灯市场新空间的产生。
[政策事件 建设部将严查照明等建筑材料
对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照明企业,今后可更要小心了!
日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近一时期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在各地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比如不按产品标准组织生产;非法经营无产品名称、无厂名、无厂址(即三无)的产品;违规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为了规范建筑材料市场,今后每年至少一次专项检查,对不合格的产品和经营行为依法查处和曝光。照明产品名列其中。
[政策解读
有关照明产品抽查不合适的现象屡现不止。拿湖南省工商局最近的抽查结果来说,有18家照明企业的产品上了黑名单。其中包括中山、惠州等地多家国家免检产品企业这真是让消费者心寒!
国家免检产品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缺失了责任,就可能会酿造像三鹿奶粉那样殃及百姓的祸害。建设部此番举措来得及时,让这些有损百姓权益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严惩。
[政策事件 钢价大幅下跌惠及照企?
据分析,在刚过去的一周内(9月5日至12日),国内钢材价格再度大幅下跌。一周内全国共有15家螺纹钢生产企业调整了出厂价格,其中11家下调、4家上调;10家线材生产企业调整了出厂价格,其中6家下调了价格。
[政策解读
钢材价格的下跌直接刺激钢铁用量较大的房地产业,同时也影响中国制造业。中国照明行业也受益于此番价格波动。与之相关的灯具生产商,是否尝到了一些甜头?成品价格压力是否得到一些缓冲?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