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照明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8条出路可尝试

2008-05-12 作者:宋定龙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让照明企业有点措手不及,阿拉丁照明网宋定龙认为可从8个方面寻找出路。

  中国改革开放已进入而立之年。每年年均9.8%的增长率,让中国的经济总量跃于世界第三位。低成本的优势也让中国制造响誉全球,林立的工厂使中国的商品走进全世界的家庭里。

  对于中国照明行业,也曾经有一组数据值得我们骄傲:60%以上的照明灯饰产品产自中国,每年的灯具产品出口量保持在15%以上的增幅,许多国际照明品牌都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然而,不知不觉间,一场凄风冷雨在2008年前后突然降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让没有嗅觉到通胀气息的照明企业,突然显得有点措手不及。

  翻开媒体关于通胀压力下中国企业生存状态的报道,倒闭、搬迁、裁员、停产、转型是企业状态的直接形容。昔日的优势在通胀环境下一步步地蚕食,甚至变成了劣势。在这种危机之下的照明企业,进入到了生死攸关的拐点。

  众所周知,照明灯饰产品的单品利润空间逐年在减缩。定型的灯具类产品毛利润降至了20%,非定型灯饰产品的利润随着价格的透明化也在萎缩,相反,铁、铜、铝甚至包装的价格也上扬了10%以上,有的超过50%,一正一负的反差将照明灯饰企业逼上了求变的崎岖小道上。

  有专家直言,2008,中国企业走进高成本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下,中国的制造型企业又如何生存呢?从宏观上讲,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与制造业相配套的服务,摆脱低成本加工贸易的局面,增加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途径;从微观上讲,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品牌、人才等建设来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更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唯一出路。

  由此来分析照明灯饰企业,它们的出路会有哪些呢?一、快速塑造品牌;二、增强产品的设计水平和能力;三、增强产品制造以外的服务功能;四、寻找新的蓝海市场;五、优化生产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六、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七、提高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八、专注最擅长的领域。当然,还有其他更切合企业实际的办法在不断地尝试和运行中。

  这么多年,我们的照明企业还从未真切地体会过通胀的压力,如今却着实地扛在了肩上,如此的沉重,如此的如履薄冰。从2004年开始,照明行业就一直高呼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实际洗牌的时间却一直在延后。然而,当新的宏观形势一步步被改变时,2008年,洗牌真的渐渐地出现了苗头一批无法坚持到底的中小型照明企业终究结束它的使命,而有实力的企业一直坚守着阵地,并加快了对资源的吞噬速度,领跑地位日益明显。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是一本畅销全球的书籍,它实际上在诠释一个生活中的真理:变是唯一的不变。生活如此,经营亦如此。在通胀危机下,企业只有两种结局可选择:生或死。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这一生死命题呢?!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