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邦 > 正文

张昕:选择博物馆就是选择挑战(图)

2008-10-08 作者:窦蓓蓓 来源:《照明周刊》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著名照明设计师张昕谈博物馆照明:选择博物馆就是选择挑战。

著名照明设计师张昕(阿拉丁照明网资料图片)

  张昕,一个热爱挑战的人,因着想挑战的心理而选择了博物馆照明设计,并孜孜不倦地在这条道路上走到了今天。在博物馆照明设计领域浸染多年的他对此领域有何看法?有何见解?

  选择博物馆照明源于喜欢挑战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博物馆照明,另外一个是园林景观照明。博物馆照明是我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习方向。可能很多人对博物馆照明还不太了解。表面上看,博物馆照明可能不如酒店照明、会所照明等更加个性、张扬。因此,可能有人就会纳闷我为什么会选择博物馆照明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其实,博物馆、美术馆对照明的要求更高。博物馆照明设计重要的是通过照明把展品最好地展现出来。博物馆有其特殊性,展品都较珍贵,有些可能是国宝。因此,博物馆的光环境比其他类型的光环境要求更高。灯具发出的光线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这三部分都可以产生热量,可能对展品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而光学里的博物馆照明是照明设计中最难的。

  读博士之前,我就想以后一定要挑战最难的研究方向,因此选就学方向的时候我就把博物馆照明作为自己的主学,并兼顾学习了园林景观等其他照明设计形式。

  博物馆光环境特殊

  博物馆光环境的特点可以分为操作层面的和概念性层面的。

  从操作性层面来说,首先,博物馆光环境最终是为了表现艺术品,不能代表个人的好恶,而要表现艺术品的本身;其次,设计师对文物、历史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文物产生的背景,特点等。每件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博物馆、美术馆是设计师艺术创作的圣地。在国外,博物馆、美术馆的建筑都是非常高档的,在照明方面也是如此,他们十分注重对光环境的利用,巴黎的卢浮宫就是最好的印证。因此博物馆照明设计是非常难的。

  从博物馆光环境的概念层面来看,包括三个层面,分别是参观者、光、载体。一:参观者。对于博物馆来说,参观者的参观需求是很重要的,光照射到载体是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载体内涵,其受众是参观者,因此照明设计师要对各类展品的参观者——受众人群有清楚的认识,要考虑他们的参观需求;二:光。光对载体——博物馆中的展品的照明效果是否良好有8个要素来衡量。比如展品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关系,高于背景不好,低于背景也不好,中间有个恰到好处的值。有时候,照明设计师甚至要参与到背景材料的选择中去,参与光色的比较等等;再比如是否有眩光,博物馆、美术馆是十分注重视觉效果的地方,如果有眩光存在,必定会影响载体的展出效果。三:载体。博物馆、美术馆展品的存放很关键。有很多博物馆是限制拍照次数的,这是一个拍照的曝光量问题,最终是个光学问题。文物因为年代久远,存放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如果曝光过多,就会影响文物的存放。部分国内外的博物馆也出现过因此类问题而使展品有所损坏的情况。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才越来越重视对博物馆光环境的控制。上面已经提到了灯具发出的光线分为红外,紫外,和可见光。人们往往认为可见光会产生热量,其实,紫外线、红外线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照明设计师在对博物馆进行照明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展陈设施的散热等问题。此外,灯具热量的聚集可能导致火灾,这也是隐患之一。对于博物馆这样的场所,其陈设之物都是无价之宝,是不允许有火灾危险发生的,设计师在设计光环境的时候也要处理好这个问题。

  对于博物馆照明环境,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规范。但有两个相关规范即将出台,一个是建设部的《博物馆照明规范》,另一个是文化部的《美术馆建筑规范》中的照明部分。我参与制定了后者的照明部分。这两个规范的出台将会使博物馆、美术馆的照明设计更加规范。

  不主张LED进驻博物馆

  近几年,LED灯具迅速发展起来,并得到了国家的提倡和行业内的广泛认可。但是,目前为止,我所参与设计的博物馆光环境中还没有应用LED灯具的案例。

  现在,LED虽然在技术上发展较为成熟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缺陷,有一些不可靠的地方。

  目前LED的显色性在技术上虽然达到了90以上,但其显色性是8个颜色显色效果的平均值,从平均值来看,LED的显色性与传统灯具还有差距;另外,LED的光效也有待提高,它是依靠很多小灯珠来发光的,在光效上可能不如传统灯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传统灯具依靠前面的灯具来散热不同,LED的散热是依靠后面的散热体来解决问题,而灯具的后面是背景,是展品,这些是不可以承受散热的。

  因此,到现在为止,我不主张LED灯具进驻博物馆。不过我在做园林景观方面的照明设计时使用了很多LED灯具。

  期盼规范早出台

  在为博物馆等场所设计光环境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处于一种光环境顾问的角色,也就是帮助业主对工程公司的照明工程进行监督,这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照明设计师所处的位置。但是,很多情况下,国内的照明设计师往往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地位,要受到建筑师、工程公司、业主等多方面的牵制,做起设计来自由度较小。

  照明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可能就是设计师的准入问题。现在,国家对照明设计师的资格认证体系是“职业资格认证”,而不是“执业资格认证”。这两个概念虽然只差一个字,但相差却很大。“职业资格”是指具备了这门技能,“执业资格”隐含的意思是要对所参与的工程负责。照明设计师的“职业资格认证”是劳动部门颁发的,而如注册建筑师这样的“执业资格认证”是建设部颁发的,两种资格证的区别是很大的。这种情况造成照明设计师准入门槛低,鱼龙混杂。从长远来看,照明设计行业也需要出台相关规范制度。

  张昕个人资料:

  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1996~2001)

  清华大学工学博士(2001~2005)

  2005年8月起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建筑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建筑光环境(天然采光、人工照明、色彩、视觉)研究

  国际照明设计师学会(IALD)会员

  重点研究方向一:博物馆光环境

  相关项目:

  2002.3~11   中国美术馆角厅采光改造

  2003.12~2004.5   国家博物馆罗马展光环境设计咨询

  2003.4~2004.4   中国美术馆全馆光环境评估

  2003.7~10   上海博物馆光环境评估

  2004.9~10   中国警察博物馆光环境设计咨询

  2004.10~11   清华美院教学楼室内照明设计咨询

  重点研究方向二:园林景观照明

  相关项目:

  2002.3~9   北京菖蒲河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2005.8~10   平遥古城照明规划近期:国家体育馆、奥运村夜景照明设计

  所获荣誉:

  北京照明学会2001~2005照明设计奖二等奖第一名(菖蒲河公园照明设计)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