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研发现状

2008-10-2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自从问世之初,由于其众多优点而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在液晶的背光源和固态照明光源领域也显示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低成本、低能耗优势以及柔性弯曲的特点,使这种发光二极管在下一代显示、液晶的背光源和固态照明三个核心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厂商参于其中,极大的推动了OLED产业的进步。

  在不断提高单色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的同时,人们也在考虑将红、绿、蓝三基色光复合实现白光,用于显示、液晶背光和照明。一般来说,有两大类技术得到白光OLED:第一类被称之为下转换(down conversion),通过蓝光或紫外光激发光子,每个受激发的单元发出不同的光混合之后得到白光;第二类被称为色彩混合,这类技术是指通过混合两种互补颜色的光(橘黄+蓝光)或者三原色(红+绿+蓝)来得到白光。在有机发光器件实施方面,目前主要有多发射层白光器件、激基复合物/激基缔合物复合发光白光器件,微腔结构白光器件、水平或垂直层叠结构白光器件、多重掺杂/共混单发射层白光器件。对于多发射层白光器件,该方法将每种发光材料掺杂在不同层的主体材料构成多种客体的多层发光器件结构,通过控制各有机层的复合电流,达到红、绿、蓝发射层同时发光实现白光的目的。例如,美国科学家利用三层光发光层(3-EML)结构,开发出了性能非常优越的白光OLED,在亮度(luminance)为1000 cd每平方米时的最大发光效率达64±3 lm/W,显色指数(CRI)达81;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结合界面修饰技术,利用红、绿、蓝三发光层结构开发出了高效率的全荧光型白光OLEDs,最大亮度超过了40000 cd每平方米,最大效率达到了20.8 cd/A和16.8 lm/W,寿命在500 cd每平方米的亮度下超过了3500小时。三色白光OLED结构由于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各层厚度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得到了具有理想色纯度的白光发射,并且目前性能比较好的白光OLED都采用这种结构。对于多重掺杂的单发射层白光器件,为了保证所有的发射来自于同一个发射层,必须使得产生白光的几个掺杂剂在同一个主体材料中混合。在这个器件结构中,由于蓝色掺杂剂是唯一形成激子的位置,一旦激子形成,向绿光和红光掺杂剂发生能量转移,从而产生绿光和红光发射,在器件的发光过程中,白光的色坐标基本不会变化,目前这种多重掺杂白光器件也得到较好的性能。尽管这两种结构白光器件都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从器件制备的繁简性角度考虑,设计简单的单层单发射白光器件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美国环宇显示技术公司(UDC)在SID 2007上以标题为“有效率的白色磷光OLED器件”向人们展示了其白光OLED白色磷光OLED技术新成果。拥有新型结构的白光OLED外量子效率为20%,发光效率相当于33 cd/A,其色坐标为 (0.38, 0.39),在1000 cd每平方米亮度下的工作寿命超过4000小时,这是目前报道的外量子效率最高的单层白光OLED。UDC在2008年5月举办的“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2008”展会上,发布发光效率为72 lm/W的白光OLED,最近又发布了亮度为1000 cd每平方米时的发光效率可达102 lm/W的有机白光OLED,其显色指数(CRI)为70,色温为3900 K。德国Novaled公司宣称他们已经开发出了照明用白光OLED,其发光效率目前为50 lm/W,达到了白炽灯20 lm/W的2倍以上,其试制的白光OLED照明产品在1000 cd每平方米亮度下具有1万小时以上的寿命,发光效率为40~60 lm/W,具有非常薄的特点,这些高性能白光OLED的取得极大推进了OLED在照明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步伐。欧司朗光电半导体预测,OLED照明的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数十亿欧元。不过,要想实现OLED在普通照明领域的应用,就需要开发低成本量产技术。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