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邦 > 正文

华强本邦照明张发泉的儒雅精神(图)

2007-09-30 作者:admin 来源:古镇灯饰(苗桂勤)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华强本邦国际照明以其庞大的网络营销体系、布局全国的战略规划而傲视群雄。

前言:华强本邦国际照明以其庞大的网络营销体系、布局全国的战略规划而傲视群雄。在华强本邦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譬如广州华强本邦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发泉就在华强照明发展历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张发泉”这三个字在遍布全国的整个华强本邦网络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服从安排 结缘照明行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一大批国家行政干部被安排到国有企事业单位任职,张发泉就是1995年从广州市轻纺工业局调任广州恒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原广州灯泡厂)副总经理。当时的中国照明行业正处在萌芽时期,整个行业仍然是卖方市场。像广州灯泡厂生产的灯泡、灯管(T8、T9、T10)、环形灯管等光源类型产品特别畅销。在价格方面也特别有优势,比如普通灯泡,当时批发价每只都要卖到8—9角。直到1996年下半年,才开始下滑到每只6角多。张发泉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政界来到了照明行业,从此与灯界结下不解之缘。

辞职下海 结识蔡干强

虽说从政界到商界,但作为当时广州恒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张发泉仍然不甘心每天一杯清茶、一张报纸过日子。他也曾为恒星照明献计献策,希望凭借一寸公心,能够助恒星照明大放光明。可老国企积重难返,旧思维难以扭转、旧机制回天无力,于是张发泉断然辞去当时在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是“铁饭碗”的工作,从此扑入漫漫商海。

  “下海”的张发泉虽然脱离了落后僵化的国有企业,但并未离开照明行业。他在面对刚刚泛起浪花的国内灯饰踌躇满志之时,偶然结识了当时在国内照明行业声名鹊起的华强照明(今天的华强本邦国际照明前身)董事长蔡干强。二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来往之后,对国内照明行业的发展颇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张发泉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察后,对华强的市场前景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于是决定和蔡干强一起,共同擎起华强照明这张风帆。

当时的华强以经营大众化灯具为主,仍未真正涉足光源领域。国内光源市场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市场上生产光源的企业为数不多,蓬勃发展的光源市场存在着巨大的空间,蔡干强也十分看好光源领域。因此,加盟华强之后的张发泉借助自己在恒星照明期间运作光源市场的基础,为华强拓宽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华强从那时开始,在经过详细市场调研的基础之上,做了一个光源5年发展规划,希望能在5年内跻身中国照明领域3甲行列。结果仅仅经过短短3年的运作,华强照明便一跃而上,与佛山照明、浙江阳光照明一起雄踞国内照明行业的前三强。华强照明由此风生水起,并不断演绎出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经典故事。

布局全国 兼并国有企业

华强照明自从进入光源领域之后,发展势头一直十分强劲。于是,已经具备了相当基础的蔡干强、张发泉二人认为,应该是布局全国市场,打通中原脉络的时候了。后来,经过详细考察和认真选择后,在1999年到2003年5年的时间内,华强照明不断上演兼并好戏:1999年成功兼并湖南衡阳灯泡厂,成立衡阳华强照明有限公司;2001年成功兼并湖北襄阳灯泡厂,成立湖北襄阳华强照明有限公司;2001年在兼并襄阳灯泡厂的同时又成功兼并了襄阳荧光灯厂,成立湖北华强本邦照明有限公司;2003年成功兼并河南焦作市博爱县的中光集团,成立河南博爱华强本邦照明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灯盘和灯管。华强照明由此一足踏进中原,双手伸向周边,再回头一改华强大众品牌形象而推出本邦品牌,从此更上层楼,一飞欲冲天。

首次兼并 至今难忘怀

记者在倾听张发泉畅谈自己在灯海风云纵横十余年的经历时,感觉到一幅幅历史画面扑面而来。从他的语气中可以肯定,1999年华强兼并第一家国有照明企业的过程让他最难忘怀。

当时的华强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市场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但产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华强在全国各地寻求贴牌基地。在这个时候,体制落后、经营困难的湖南衡阳灯泡厂进入了华强的眼帘,双方经过接触后,对方很愿意为华强贴牌生产华强光源产品。张发泉和蔡干强不仅看中了这家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也看中了它原有的营销网络。为此双方经过几轮谈判,对方终于同意放弃其自主品牌产品生产,同时将原有营销网络转让给华强,但条件是必须保证其工厂正常运转。于是华强在1999年3月立即打款50万元,作为该厂的正常运转的启动资金,把一家濒临破产的老国有企业盘活了过来。

1999年9月,在谈妥贴牌生产的基础上,张发泉亲自带领一名工程师前往衡阳灯泡厂进行质量和管理的升级工作。为了改变他们吃大锅饭的思想,让其工厂尽快恢复生产,他们几乎与衡阳灯泡厂全厂上下所有员工都进行了沟通磨合,主要是想通过一系列工作,让其改变以往的经营和工作思路。但是,老国企旧习难改,这一步工作结果很不理想,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衡阳灯泡厂经营现状。因此,到了1999年9月份后,该厂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

“山穷水复疑无路”之际,华强突然得知,由于衡阳灯泡厂是一个国有老企业,为了保证国有资产不被流失,为了不让企业员工失业,衡阳市政府有意向转让衡阳灯泡厂,只是具体转让细节还没有明确。这对于华强来讲,无异“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华强迅速介入,并与衡阳市政府经过5次谈判后,终于达成了华强照明公司以每月5万元人民币租赁衡阳灯泡厂20年的使用权,华强照明公司在租赁期间所新增的生产设备在租赁期满后可以全部撤离衡阳灯泡厂的协议,并于1999年11月19日与时任衡阳市主管工业的王雄市长正式签订租赁合同,因此华强照明公司在兼并第一个国有企业时,是以租赁的形式兼并的。这一步的成功,为今后华强相继兼并另外几家国有企业提供了借鉴,华强由此蓬勃而上。

激流勇退甘于幕后支持

2004年,正当华强意气风发之际,张发泉因年纪的原因,向蔡干强提出回广州发展。张发泉从与蔡干强相识到相知,进而并肩战斗,为华强布局全国留下了许许多多经典故事之后,回到广州,成立了广州华强本邦照明有限公司(前身为华强本邦照明广州办事处)。在他看来,灯饰照明这个行业是一个属于年轻人从事的行业,因此正在华强更上层楼之际,他却激流勇退,只在幕后给华强以默默支持……

在这次倾谈的最后,张发泉含笑说:“‘群雄并起,薄利时代’是这个行业目前最真实的写照,其实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开始呈现出这种局面,由于厂商不断进行渠道整合,促使行业竞争越演越列,特别像你们《古镇灯饰》报出现以后,更加加速了行业竞争。这种激烈竞争的行业现状起码还要持续10年以上,未来行业肯定会朝着几个大品牌领导市场发展,是资本市场竞争的格局。行业中小品牌,走专业化道路才有生存的空间。”

听张发泉此语,读他眉宇间的淡然笑意,刚刚还在对华强际会风云的发展经历娓娓道来的他,逸然散发出难得的儒雅风度。这或许正是他曾经从政,曾经际会风云而能激流勇退的人生经历所得到的最大收获——与众不同的人生境界。

记者手记

“道不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张发泉的座右铭,每每听他讲出这句话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他所透露出的一份儒雅,正如同他所说的那样:“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正是他的精神。

读 图 时 代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