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雷士照明的隐性渠道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雷士照明的隐性渠道。
《CEO决策》认为,隐形渠道是企业避免“红海”正面交锋,开辟“蓝海”的有效策略。“隐形渠道”就是通常理解的促进产品销售的“一个潜在因素”,但是,这种潜在因素是随机的、波动的、不可控的,因而要开发真正意义的隐形渠道,就必须将其变成必然的、相对稳定的、相对可控的一个销售通道。
雷士的“隐形”销售
1999年成立的“雷士照明”,2006年销售额即告突破10亿元大关,在照明行业的“黑马”形象凸现无疑。其市场销售的飙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采取的“隐形销售”策略。
雷士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现,有一股非常强大的隐形力量,他们不是产品最终购买者,但是却对买主的购买行为产生强大影响力,他们便是照明工程设计人员。照明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时选择何种型号、何种产品、何种品牌,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购买方的最终购买行为,雷士意识到如果能抓住这部分人员,将极大提高产品销量,于是这个隐形渠道浮现在雷士眼前……
潜在因素≠隐形渠道
雷士的“隐形”销售,其实质就是众人所理解的,促进产品销售的“一个潜在因素”,比如医生的推荐可能促进药品的销售,老师的推荐可能促进辅导教材的销售,工程设计人员的选择可能促进某种工程用材的销售等等。然而,这个潜在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因为不同的人会因不同偏好而产生不同推荐。所以这个随机的行为就没有可控性,给企业带来的销售就是随机波动的,推荐的人多了促进的销量就多一点,推荐的人少了促进的销量就下跌。
显然,这种随机的、波动的、不可控的潜在促进因素,远不能称之为“隐形渠道”,但是雷士经过深入挖掘,努力将“随机性”变成了“必然性”,将“波动性”变成了“相对稳定性”,将“不可控”变成了“可控”,这样便形成了一条相对固定的销售通路。
《CEO决策》认为,隐形渠道应该是,将促进产品销售的“某个潜在因素”,变成一个必然的、相对稳定的、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的一个销售通道。
利用隐形渠道避免红海竞争
作为企业,如何去判断自身的产品有无开发隐形渠道的可能性?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其一,要有一个普遍的促进销售的潜在因素,这样才有可能以此建立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其二,这个潜在因素与专业人士有紧密联系,因为专业人士的推荐有着天然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可以说,隐形渠道是当下企业避免“红海”正面交锋,开辟另一片“蓝海”的有效策略。雷士所在的商用照明行业,几乎60%以上的照明产品尤其是工程用灯的销量,都是被隐形渠道中的设计师队伍所主宰。拥有了这个隐形渠道资源,无疑就拥有了庞大的间接消费群体。
隐形渠道开发攻略
开发隐形渠道,其实就是将促进销售的“潜在因素”,清晰化、固化、稳定化并形成一个网络的过程。
雷士在开发隐形渠道过程就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1.动员经销商自己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并对业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管理;2.对当地装修公司和设计院进行跟踪和拜访,加强与专业设计人员的联络;3.定期邀请装修公司及设计院的专业人士参观企业,加深他们对企业及产品的了解;4.对设计公司及设计院的活动提供各种形式的赞助。
雷士将隐形渠道上升到了日常管理高度,并且持续性的投入成本进行维护与巩固,为雷士快速进入行业一线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