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雷士照明:与GE合作 走国际化道路

2007-08-13 作者:admin 来源:金融界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日前,广东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通用(GE)公司消费与工业产品集团,正式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雷士将作为GE光源及电气产品在中国境内(香港、澳门和台湾除外)销售渠道的总代理。雷士照明以“光环境专家”的市场认同闪耀于夜晚的中国。吴长江看来还要用资本与品牌去撬动外国的照明“开关”。

日前,广东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通用(GE)公司消费与工业产品集团,正式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雷士将作为GE光源及电气产品在中国境内(香港、澳门和台湾除外)销售渠道的总代理。GE是全球照明领域最受尊敬的领导者,雷士是中国照明行业迅猛崛起的领袖品牌。他们坐在一起微笑着签字言“合”,成为业界内外关注的焦点。

GE为何选择雷士?

毋庸置疑,进入21世纪,我们已经生活在品牌时代。就照明商品而言,人们在购买“光明”的时候,开始关注背后的企业与品牌了。在发达城市,不少消费者还关心所购买的商品是否获得“双环保认证”。而在美国,89%的人在购买商品时,还会查看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是否获得SA8000认证(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从这个视角去探寻雷士发展的轨迹,不难发现,此前数年,雷士照明及掌门人吴长江用心良苦、也高人一筹地在做品牌,做市场。即潜心打造拥有市场权重的“NVC雷士照明”(自主品牌),全力构建雷士品牌形同于“天网”般密集的专营网络。有研究者将国内照明市场的庞杂归纳为“中国灯谜”。最早是温州的企业用“产业革命”去破解,然后是中山的企业用“质量革命”去破解,现在是雷士用“品牌营销革命”去揭开谜底。雷士发轫于广东惠州。其时,珠三角地区比肩而立的照明企业多达3000余家。这些小企业所谓“研发”,就是复制市场好卖的产品;所谓“品牌”,就是哪些牌子响亮就贴牌产销,鲜见拥有自主品牌的照明企业。雷士的可圈可点之处在于,从第一天起,吴长江就设定发展目标为“创世界品牌,争行业第一”。

观察国内外的照明产业,相当多的企业都急功近利,什么赚钱搞什么,很少见下功夫做品牌的。问题是,国际照明大鳄GE、飞利浦、松下等已跨海而来,用洋品牌横扫中国市场。本土照明企业的竞争必然成为自主品牌之争,营销渠道之争。雷士决策者很清楚,他们必须尽快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要旨有二:一是广纳业界贤才。雷士掌门人运用“财富驱动、光荣梦想、人格魅力”三大法宝,集聚起由61名专业顶尖人才组成的研发中心;联盟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权威机构,围绕灯具、光源、电器三大产品种类以及“时尚、健康、节能、环保”的属性定位,倾力打造“NVC雷士照明”(自主品牌)为核心的“雷士系”。二是开行业之先河,创新营销模式,将雷士品牌从万千“同类”中“捞”出来,像卖酒一样放进自己的品牌店去专卖,一举拥有了渠道流畅的市场主导话语权。

正是依托于市场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雷士近几年均保持了80%以上的销售增长,四倍于行业平均增速。年销售额从最初的200万元,急速增加到2006年的15个亿。这已是国内照明行业目前的“顶峰之作”了。

研发先行——执着品牌——创新渠道——工业园扩张:雷士以一个个漂亮的转身,博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尊敬。

吴长江引领雷士攻城略地

作为一个正在迅猛崛起的行业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他本人就像驱动光源的“电器”,引领雷士照明攻城略地,领跑中国照明产业。不少人试图给吴长江“定位”:从“中国第一灯”,到“民族工业新锐”,再到“重度偏执狂”,不一而足。

英特尔总裁葛洛夫说,“惟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吴长江之“狂”合乎此言。8年间,他近乎狂热地运作资本、研发品牌、创新营销、兴建园区,正是这种以剑走偏锋的执着狂劲,横空创造了“雷士速度”与“雷士现象”。

“中国照明市场的‘蛋糕’这么大,国内外那么多照明企业来抢食,我必须根据‘雷士要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才有行业绝对话语权’这一命题来先设定目标,然后再分析抵达目标的路径、速度与效益,而后最大程度地整合所能调动的各种资源,全力向确定的目标‘倍速’迈进。”吴长江把他的理论归结为“设计战略”。他说:“如果一个企业只盯着已有的条件或实力自然发展,其结果要么只有贴牌求生存,要么不得不将自己的民族品牌拱手相让。这已成为国内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的宿命了。”正是诸如此类的吴氏悖论,指导雷士定下2007年30个亿、2008年50个亿、2010年100个亿的发展目标。而要支撑这个目标的实现,雷士显然面临更为深刻的转型挑战。

吴长江并不怕挑战。实因他就“背着黄金”掉进水里过。雷士企业2005年前有3个股东,在雷士品牌为他们带回丰厚利润时,吴长江要加大投入,加速扩张,给“百亿之路”增添动能。而另两个股东却执意要分红,双方各不相让。3人董事会形成的决定显而易见:吴长江落败。他得拿钱走人。戏剧性的是,各地的供货商、经销商闻讯赶来,齐齐站在吴长江一边,支持雷士做强做大。最后拿钱走人的是另两个股东——只是拿的现钱多达1.6亿元人民币。

资金链差点断裂。是软银2000万美金的风投,是强势的雷士品牌换来的3个多亿的贴息贷款,是分布全国的专卖店急速的回款,托举雷士危崖止步,大难不死。也正是这一风波,印证了吴长江“情商”论的实用和创新营销模式的收获。

吴长江推崇“情商”,认为大凡成功者“情商占80%,智商占20%”,相信驾驭别人不是靠权威,而是靠人格魅力。与吴长江打过交道的人,都在背后说他人不错,很厚道,待人真诚,十分诚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正是良好的口碑使他在危难之际添加了助力。而他的经典之作———品牌专卖店,则为雷士照明注入了强大的后发效应。

社会关注“经济英雄”。在今年6月2日于北京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上,吴长江名列“中国十大创业新锐”榜单。专家评语说:“这10位企业家在各自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了中国企业家的个性与人格魅力。”

雷士的国际化之路

事实上,作为有国际资本背景的一家准上市公司,雷士照明在打造品牌、构建营销网络和开发照明新领域的同时,有着拓展海外市场的强烈图谋与不俗动作。只是,与90%以上的同行依靠“OEM”(贴牌)做外销所不同,雷士坚持只把“NVC雷士照明”(自主品牌)放到世界各地的货柜上去。

国际化是所有企业的扩张之梦。但国际化之路对尚处稚嫩的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那么好走。雷士照明深谙此理。为此,他们先抓终端,于2006年成立海外营销系统,驾轻就熟地将“运营中心+品牌专营”模式复制到境外市场。这年的4月,雷士“高调”亮相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照明展“亚洲精品区”,随之拉开全球营销大幕。时下,雷士NVC品牌已经在东南亚、美洲、欧洲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设立运营中心,还成为耐克、美特斯·邦威、柯达等强势公司品牌专卖店的指定灯具供应商。

还有通用电气(GE)。商界共识“渠道就是生命线”。GE为什么将“命脉”交给雷士?是看重雷士品牌的“2006-2009年国家免检产品”金字招牌?是看重雷士企业“中国照明行业最具成长力新兴企业”的巨大潜力?是看重雷士营销正快速伸往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庞大销售网络?还是看重雷士总裁吴长江厚道诚信的“情商”品质?

应该说都是。因为印证了商界铁律:不能打倒他就“抬举”他,成为战略合作者,一起赚钱,实现共赢。而雷士的“灯谜”似乎也不难求解,眼下,与GE携手,在巩固并扩张国内地位的同时,加快进军海外的步伐,从而把“中国雷士”的品牌叫响国际市场。而TCP中国区总裁夏雷等高端人才的加盟雷士,更为其海外扩张提供了智力支持。

雷士照明以“光环境专家”的市场认同闪耀于夜晚的中国。吴长江看来还要用资本与品牌去撬动外国的照明“开关”。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