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2009年将在欧盟熄灭
摘要: 终结“白炽灯时代”2009年不再生产,这项协议称,彻底终结“白炽灯时代”,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爱迪生发明
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2009年将在欧盟熄灭。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它太热了。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陪伴人类生活百余年的老式白炽灯因能耗高正面临在欧洲全体“下课”的命运。9日结束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已经达成协议,两年内欧洲各国将逐步用节能荧光灯取代能耗高的老式白炽灯泡,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终结“白炽灯时代”2009年不再生产
这项协议称,彻底终结“白炽灯时代”,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欧盟各国领导人已经知会欧盟委员会尽快通过提案,2009年以前在个人家庭中逐步淘汰白炽灯。英国《每日邮报》推测,各国最可能实施的方案是从2009年规定的日期开始,禁止生产白炽灯泡,而库存商品将获准继续在市场上流通。
节能荧光灯比用钨丝做发光体的白炽灯消耗电力少,尽管价格比白炽灯贵,但从长远看来,它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反而更便宜。由于节能灯消耗更少的电,如果能替代白炽灯,那将会节省大量电能,减少燃料使用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会议还通过了一系列“绿色”协议,内容包括减排温室气体和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此外,欧盟各国领导人还制定计划,在明年年底以前提高办公室和街道采光的能源使用效率。
意见一致,澳大利亚先行一步
为了推动通过这项终结“白炽灯时代”的协议,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可谓尽心尽力。
本次欧盟峰会结束后,默克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话题并不仅仅和大工厂、大企业或政治家相关。她说:“我们不是说,今天就应该把家里的所有灯泡都扔掉,但是大家应该把更多目光投向商店里的其他选择。”默克尔说,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每个人,每个人都应该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努力。“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在照明上为气候问题做出贡献。”
其他欧盟国家对淘汰白炽灯以减排温室气体的做法也表示赞同。英国政府赞扬这一协议具有“经济和环境”意义。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布鲁塞尔发言时说,如果英国每户家庭使用3盏节能灯,节省的电能将足够支持他们住宅所在街道路灯一年的采光。一位英国政府官员补充说:“与不切实际的高调计划相比,这(协议)使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目标更现实了一些。欧盟必须制定出详细措施,但是我们希望它能更早实现。”
世界上第一个计划全面封杀白炽灯的国家是澳大利亚,该国在2月宣布,最晚将在2010年前开始逐步取消白炽灯,预计到2012年,此举可使澳大利亚每年减少80万吨温室气体的排放。
循序渐进,节能灯还有些缺点
尽管欧盟国家对终结“白炽灯时代”热切盼望,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朝夕之间可以完成。
《每日邮报》引用有关新闻来源说:“我们不会强迫人们把完好的灯泡都扔掉。从长期看来,这一做法不仅节省钱财,也保护环境。”据报道,白炽灯如今在聚光灯中广泛使用,尤其在厨房和卧室照明系统中十分流行,但是它们对电能的消耗非常高。而现有的节能荧光灯电能使用效率很高。但是市场上的节能灯型号远不如白炽灯丰富,无法适用不同配备的电灯系统,价格也比较昂贵。
默克尔承认,节能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光线有些黯淡。“我家里的所有灯泡都是节能灯。它们并不是特别明亮。当我在地毯上寻找掉落的东西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但是,默克尔也说,节能灯行业正在开发明亮程度不逊于白炽灯的节能灯。
节能灯行业的有关人员则认为,随着市场需求增加,节能灯的价格会下降,型号也会增加。不过,这需要时间。
■小资料
白炽灯
白炽灯也就是传统的电灯,由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在1879年发明。
128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制造的白炽灯,仍然是沿用爱迪生发明的技术。原理就是依靠电流,把灯丝加热到白炽状态而发光。在所有用电的照明灯具中,白炽灯的效率最低,只有7%至8%的电能转化成了可见光,90%以上的电能转化成了热,白白浪费掉。
另外,白炽灯的使用寿命通常不超过1000小时。
节能灯
节能灯又叫紧凑型荧光灯,1978年由荷兰菲利浦公司首先发明,第一代节能灯,是稀土节能灯。上世纪80年代初,紧凑型荧光灯问世。由于它具有光效高(普通灯泡的5倍),节能效果明显,寿命长(是普通灯泡的8倍),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
节能灯采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为原料研制而成,通过整流器驱动发光。电灯工作时,灯丝温度比白炽灯低,因此使用寿命较长。荧光粉的能量转换效率也很高,达到每瓦50流明以上。
绿色照明
准确地说,真正的“绿色照明”灯,应该是不用整流器的节能灯。比如数码灯,能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目前市场上的发光二极管灯就是这样,它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功耗低、高亮度、色彩艳丽、抗振动、寿命长(正常发光6万至10万小时),冷光源等优点。
能发白光的发光二极管灯于1998年问世,有人预言,发光二极管灯在21世纪必然取代白炽灯、荧光灯,成为人类照明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但目前由于成本太高,仅限于装饰灯的应用。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