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厦门节能灯企业生存现状调查

2007-02-09 作者:admin 来源:古镇灯饰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厦门的节能灯企业数量80多家,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通士达、利胜电光源、东林电子、海莱照明等。

  厦门的节能灯企业数量80多家,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通士达、利胜电光源、东林电子、海莱照明等。厦门节能灯企业主要以出口为主,每年的出口量达到20多亿人民币,而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个数字占国内节能灯总产量的比例达到20%。然而,据厦门市经济发展局的初步估计,今年厦门节能灯的产值至少达到25亿元,国内销售的只有1.5亿左右。厦门节能灯企业为何舍近求远?在欧盟重重壁垒和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之下,厦门节能灯企业如何?在国家倡导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节能灯重镇的节能先锋,厦门节能灯企业将如何扭转这一尴尬的局面?带着诸多问题,本报记者踏上了美丽迷人的鹭岛——
  美丽的鹭岛在冬天的清晨也渐渐有些凉意,这凉意不是由陆风带来的而是由海风带来的。大街上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都在为生存在忙碌着在追赶着,而厦门的诸多节能灯企业也都和这些上班族一样,在忙碌着在追赶着……
  反倾销与小企业无关
  虽然2006年即将结束,但是对于诸多的厦门节能灯企业来说,此时的前后两个月时间正是他们订单最多的时候,也是整个工厂加班加点满负荷运转的时候。
  刚刚成立两个多月的三信电子此时也在加紧赶国外的订单,他们不仅新购进了一批生产设备,而且还招聘了不少新的工人。恰在记者当天上午去他们工厂的时候,新的工作台和各种零配件刚运到厂房不多久。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因为他们刚接到一批近10万支节能灯的订单,要按时出货,对于一个不到2000平方米的新厂来说,这不是个简单的事。年轻的厂长张天勇整天忙得屁股不沾板凳,但他冲劲十足,正所谓“累并快乐着”。整个上午,张厂长不断地向记者描绘着三信电子的发展前景:要在一个月之内使每天的生产量达到两万支,再通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能使生产量达到五万支。这些前景似乎不仅在鼓舞着张厂长也在鼓舞着整个厦门的节能灯企业。
  近段时间的报纸、电视、网络上只要有关节能灯的新闻总是和“反倾销”、“贸易壁垒”、“RoHS指令”等这些词联系在一起。但是在记者走访这些规模不大的节能灯企业的时候,这些词似乎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在另外一个有着做节能灯十几年历史的德亚金星照明的厂区里,老板郭建民略有沉思地说:“我们不会被反倾销,因为我们的订单都是和国内贸易公司签订的,而且这些产品出口都是贴国外的牌子,离我们还很远!”即使不少节能灯企业绕过外贸公司自己找国外的订单,绝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品牌去出口而是做贴牌,因为在产业链上,厦门的节能灯企业和中国大部分照明生产企业一样,只顾生产,只赚取上游的微薄利润,其他的事情都不会去关心。
  原材料涨价利润被掏空
  离“反倾销”、“ROHS指令”等很遥远,但是有一样东西却离他们很近,那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上半年先是铜价飞涨后是少量几种配件的快速提价,最后造成了几乎整个配件行业的全面提价。从节能灯的各种配件涨价的情况来看,毛管的价格总体上涨了20%左右,电路板的价格也上涨了10%,塑料件的价格上涨的幅度也不低于10%。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因素在左右,原材料涨价并没有引发成品节能灯价格的上涨。
  谈到今年的生意时,郭建民显得很无奈:“今年的生意不好做,基本上没有赚到多少钱,可以说仅仅能够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罢了。”在厦门的节能灯行业里,只要一提到老郭大家都知道,因为他做的时间相对比较早,但遗憾的是,他的工厂却一直没有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曾经的辉煌,郭老板谈起来仿佛也就是昨天的事情。现在50多岁的他也在为自己曾经错过很多机会而扼腕叹息。
  人民币升值困扰出口业务
  对于诸多靠外销支撑起来的节能灯企业,原材料涨价也只是造成他们2006年生存艰难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或许说起来这并不能成为主要原因,但是从一层层关系来看,就知道了。首先,国外的客户说人民币升值已经让他们付出了更多的钱来买,所以不肯再去提高价格。接下来,外贸公司为了留住原有的客户资源,仍旧按原来的价格接下来,随后就以外贸公司的报价给各个节能灯工厂。最后,节能灯工厂因为原材料涨价成本增加而没有利润可赚,故不愿继续去为这些订单做生产。此时,这些小型节能灯工厂要么绕开外贸公司自己去发掘国外的订单,要么将自己的工厂改成为其他工厂的订单做代加工,只赚为数不多的加工费,要么接受外贸公司的报价,继续做贴牌,其目的仅仅只是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转。
  但这些小型节能灯企业做贴牌有没有利润可图呢?经济学上对于零利润的解释是:当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企业的利润为零。但是,此时的企业还会继续生产,那是因为此时的边际收益只要还大于边际成本,企业仍有继续运转的理由。当然利润为零只是一个假设的条件罢了。但是现实中的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低利润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利润肯定有,只是今年的利润更低罢了。
  厦企国内市场处境尴尬
  如果外销做得不好,那么改做内销行不行呢?
  在麦普电子公司副总经理彭健雄的办公室内,他正在整理核算公司的各项业务。他很谦虚地说:“我们麦普电子是个小公司,成立才一两年,今年的产品销量有60%走国内市场,40%走国外市场。国内市场是刚起步,很多方面都在改进。”这个公司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内外兼顾,这么做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很多厦门的节能灯企业基本上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外销好做,内销难做;外销订单稳定,内销耗费大难把握;外销货到付款,内销铺货款难收,等等。
  同样做内销市场的还有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厦门天晶电子有限公司,老板钟启文在谈到做国内市场的感受时也面露难色地说:“我们的厂房明年将扩大5倍多,到时候也还是以外销为主,做贴牌。内销用我们自己的品牌来做,但不会像今年这样,内销市场都是处于自然销售状态,我们也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去做。”在问及以后怎么对待国内市场时,很多节能灯企业的老板都信誓旦旦地表示,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肯定会以自己的品牌来吃这块“家门口的蛋糕”。
  是不是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厦门的节能灯企业就能吃到“家门口的蛋糕”呢?据厦门市经济发展局的初步估计,今年厦门节能灯的产值至少达到25亿元,国内销售的只有1.5亿左右。从这两个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厦门节能灯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处境是何等尴尬。(刘庆龙)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