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照明研究规划专家陈亢利(图)
摘要: 陈亢利,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城“市环保”方面的科研及教学,科学研方向有三个:环境评价与规划、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物理(重点在环境声学和环境光学)。
姓名: 陈亢利
个人简历
1963 年8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大气所,硕士学位。1999—2000年在德国柏林工大、汉堡噪声研究所等处就“城市环保”课题进行访学。1988—199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环保局(建委)机关及下属单位从事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工作,现在苏州科技学院环保系进行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物理学、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科研及教学,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学的科目及科研方向苏州科技学院的前身是建设部(前城建环保部)所属的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 于2001年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而成的。陈亢利老师所在的系原为环境保护系,后改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7年暑假又合并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二级学院。
陈老师88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环保系统工作,于2001年调到原环保学院。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主讲了许多课程,最重要的是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物理以及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跟主讲课程相对一致,陈老师的科研方向也有三个:环境评价与规划、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物理(重点在环境声学和环境光学)。
环保课题教学与研究经验
毕业近二十年来,陈亢利一直在环保系统学习和工作。就陈老师感兴趣的三个方面,他认为其研究和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环境评价与规划是环境学科的学生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具体的评价方法和规划技术的研究和学习,为这两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目前发展非常快的交叉和综合学科,许多学科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它为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全面预防转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技术进步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环境声学的发展相对较好,而环境光学的研究和教学大大落后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光环境问题)对学科的要求。
环境学科学生努力的方向
环境学科的学生不仅必须学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还需要在吸收大量相关学科技术方法的同时,认真钻研弄懂本学科的基本技术方法,日后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相关的规划、经济、管理、工艺设计等学科的学生应该学习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掌握所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专栏文章:
阿拉丁照明网热点推荐 |
---|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