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邦 > 正文

蔡镇钰谈建筑设计应放眼中国(图)

2007-10-10 作者:admin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蔡镇钰现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本文为他所谈到的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住宅建设面广量大,上海每年新建筑住宅和销售都超过1000万平方米,对建筑师而言,这是施展手脚的大好时机,可以说是黄金时代。

  只有具备自己的特点 才能称得上国际一流

  在国内的建筑设计中存在一种“惟洋是好”,喜好借助国外的品牌,攀上洋设计的现象,这可以说是一种偏见。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境外设计才是“国际一流”,而国外建筑同行很早就认为这一说法不确切,因为只有具备自己的特点,才能称得上国际一流。前些年,在桂林城市规划研讨会上,桂林市长专门就“什么是桂林的国际化”出题研讨。我认为:桂林化就是桂林的国际化,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桂林,非要学习别的城市发展高层建筑,那就不是桂林了。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市场的问题,再者是创作方向。很多外国建筑师也非常尊重中国的文化,比如金茂大厦就吸收了中国塔楼的建筑形式和神韵。但也有一些外国建筑师不以为然,他们很少研究中国的文化,搬来的是一套洋玩意。我们要向世界上优秀的建筑师学习,吸收他们的长处。上海是个多元化城市,什么文化都能包容,但最终是为了创造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要简单地比较国内外建筑师孰高孰低,那是无从比起的,就算有结果,那也注定毫无意义。具体情况需具体对待。普遍而言,外国建筑师在公建方面优势多一点,但在住宅方面,他们对我国气候以及风土人情不很了解,因此,其优劣不能笼统而谈。

  开发商现在常常不惜巨资去买外国人的设计,理由是希望档次高一点,其实有些是靠不住的。当前,在国内设立办事处的境外建筑设计机构,常常是国内培养的人才到国外学习回国后,靠着国际品牌挂起的“洋招牌”。而且由于缺乏国内建筑设计的经验,常常会在一些问题上处理不好,甚至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中,出现不该有的问题。比如在住宅设计中,我们重视朝向,常常采用行列式布局,来自热带亚热带的建筑师就可能对此提出批评,因为他们不理解夏季穿堂风和冬季日照对上海住宅的特别意义。设计别墅,可以照搬立面上的一些符号,但无论什么风格的建筑,平面一定要适合上海的气候,主要卧室和居室一定要朝南,要有穿堂风。

  在生态建筑方面,中国早就走在世界的前面了,当我们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时,西方还远远没有注意到环境和人的问题。直到1860年,德国人才第一次提出生态学概念,但也只是针对动植物来说,不是对建筑而言的,西方的建筑生态学也刚刚形成。而从我国哲学里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亮点,而且在时空上都超越了西方。中国提出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存,同能源共生再生是非常先进的。

  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 放眼世界 回归中国

  在谈到建筑设计的创作方向时,用“放眼世界,回归中国”8个字概括比较恰当。放眼世界,就是我们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理念;回归中国,就是最后要回到中国,创造代表中国文化的建筑,创作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合乎生态理念的、远用高新技术和材料的新建筑。现在有不少青年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不求甚解,以至盲目推崇什么解构主义建筑,这类倾向显然不符合我们的创作方向,要用民族文化里的闪光点教育后人,不要让他们忘了“根”。设计中国风格,学习中式建筑神韵是根本问题,关键是了解它们的来历,符合什么样的条件,运用什么样的手法。中国传统建筑里具有很现代、很先进的内容。简单地说,风水讲究与大环境融合;框架结构就比砖石承重结构先进。在空间手法的运用上有:小中见大、空间流动、移步换景;开放结构、结构构件与装饰构件的统一;营造法式用斗口作为基本模式来推算尺寸,形成装配式结构的雏形,包括色彩处理等许多先进的东西。我认为,这些可以作为批评"国际一流"提法不确切的基本理由。

  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存,重视生态理念,这是我们的传统。然而现在从南到北,不少高层建筑趋于雷同,节能问题考虑较少,反映地域特色较少。在创作方向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永恒的。有人问,随着生产力发展、交通日趋发达,文化差异会不会越来越少?民族文化界限会不会越来越少?我认为不会。因为民族所处的地域、气候都是不变的,传统文化理念也是很深的。只有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交通工具的条件下,民族文化才会出现新的升华。世界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恰恰是不同民族文化所造成的。

  建筑师的好创意需得到尊重

  建筑是为大众服务的,建筑设计的好坏,建筑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开发商也起着很大作用。甲方的识别能力和文化素养,往往会直接反映在建筑设计里面。因为建筑设计是服务行业,在某种程度上要服从甲方的意志。比如前一阵住宅设计流行“欧陆风”,门头高大、音乐喷泉、过多过大的雕塑,把城市广场的模式搬进了居住区。我认为,一个清醒的有责任感的建筑师,是不会同意用这些大而不当的东西来破坏居住小区的尺度感。如何消除这些误区呢?一方面要提高建筑设计行业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要依靠业主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才行。

  建筑设计方案免不了进行修改,这还算是正常的。但也有很多方案在第一轮评审时闪光点很多,经过修改后却像经过了铁筛子,磨圆了所有棱角,甚至变形扭曲,这是最不好的结果。这个问题就取决于业主对建筑设计和建筑师的尊重。

  但建筑师也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业主,需要一个结合点。建筑既要服从功能,也要结合形式。建筑师的好创意也需要得到社会、得到业主的承认。建筑设计有艺术性,有技术性,还有强烈的社会性。如果说建筑最高明的境界是艺术,我认为更大的艺术在于,如何将合理的创意和创造性的构思应用到建筑实践之中。

  蔡镇钰: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59年留学莫斯科建筑学院,1963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职于华东建筑设计院,1985年开始担任总建筑师。现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主要建筑设计作品有:上海市国际卫星通信地面站、毛里塔尼亚国家体育馆、上海曲阳新村居住区、上海电信大楼、上海地铁一号线室内环境设计、上海新世界商城等。

  建筑设计大师蔡镇钰基本信息

出生年月: 1936 年 6 月
职称/职务: 教授级资深总建筑师
工作 单位: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
联系 地址: 上海石门二路258号北楼11楼
邮政 编码: 200041

  获奖情况

  蔡镇珏先生从事建筑创作46年来,主持过大量工程的建筑设计和方案设计,获奖二十余项,其主要获奖项目有:
1、上海市国际卫星通信地面站,获上海市七十年代优秀设计一等奖及国家优秀设计表扬奖
2、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国家体育场,获1983年市优秀设计二等奖
3、上海曲阳新村居住区,评为上海市十佳建筑之一
4、上海电信大楼,获1989年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及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上海地铁一号线室内外环境设计,获九十年代上海十大建筑新景观奖
6、上海新世界商城,获1997年市优秀设计一等奖
7、上海云间绿大地别墅区,获2001年建设部人居经典综合大奖、2002年上海住宅设计创优奖、2003年上海市“四高”优秀小区奖
8、2003年完成绍兴大剧院工程得到国内外的好评。

  主要论著、设计或科研成果


博士论文二篇:
1.《建筑创作中的生态地域观》,导师 何镜堂院士 蔡振珏(华南理工学院)2002年
2.《建筑创作与结构形态》,导师 梅季魁教授 蔡振珏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

硕士论文七篇:
1.《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研究》,导师 梅季魁 蔡振珏(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年
2.《生态建筑的研究和实践》,导师 王伯伟 蔡振珏(同济大学)2001年
3.《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中的环节建筑研究》 导师 韩冬青 蔡振珏(东南大学)2001年
4.《生态型居住建筑研究》,导师 潘国泰 蔡振珏(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5.《城市建筑综合体设计研究》,导师 王文卿 蔡振珏(东南大学)
6.《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理念及其文化背景》,导师 郑时龄 蔡振珏(同济大学)
7.《生态建筑及其设计方法研究》,导师 刘云 蔡振珏(同济大学)



今日剪影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