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12月刊 NO.63 > 正文

迷津夜渡——以河流为主脉的城市旅游灯光之我见

2017-01-05 作者: 来源:《阿拉丁·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本期《巡光计》,设计师实地走访、勘察了天津海河两岸的照明现象,结合曾经游历的威尼斯运河景观,通过古今中外依水而筑城市的变迁,思考当前以河流为主脉的城市旅游灯光的现状及发展。


  

  位于津塔旁的大沽桥,夜晚用彩色灯光投亮,一红一黄,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成为海河上的照明重心。但是旁边的津塔照明就太逊色了,采用简单直白毫无韵味的竖向线条灯做立面勾勒,其实是一种无设计的照明实施。

  

  从岸上观察海河区域还是能够感受到街道照明、建筑照明、桥梁照明之间的和谐关系。游览动线不仅是在河上,道路也是重要的观察点。所以在做夜游照明设计时,应该全方位、动态化去设计不同视点的综合效果。这样,城市照明才能成为一个立体丰富、动线合理、视觉舒适的综合体设计。

  

  简单的投光灯照明不能解决一座历史建筑的所有问题。周边照明的缺乏让空间中断,不能很好地串联起故事。

  

  同样是古典建筑,中上部的刻画细节照明让建筑变得富有生机,光色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建筑的色彩、质地和结构关系。然而,岸线的照明手段过于简单,甚至破坏了画面的美学品味。

  

  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建筑出现在河道拐弯处,因为照明手法的单调,致使整个立面空间变得缺乏吸引力。夜游的目的在于观赏两岸建筑的动态变化,形成一个个的视觉趣味点。任何孤立的、单调的、碎片化的灯光都会成为整个游线中的不谐之音。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