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12月刊 NO.63 > 正文

【专题案例赏析】“大觉”之境——北京大觉寺

2017-01-09 作者: 来源:《阿拉丁·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 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 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 株,有 1,000 年的银杏、300 年的玉兰,以及古娑罗树、松柏等;同时,也不乏政客、哲人、学者的足迹与墨宝。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寺庙如今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日接待大量游客。由于使用功能的变化,大觉寺夜间光环境建设的矛盾便日益突出。如何在不破坏和影响文物的前提下,让其光环境适应游览的需求,同时维持原有的宁静自然,创造出“大觉”时所应有的意境?这是设计师面临的最大课题。

  寺院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体现了辽国时期契丹人朝日的建筑格局。寺院依山势而建,主要由中路寺庙建筑,南路行宫和北路僧房组成。由于地处阳台山麓,周边很黑,所以照明设计师给大觉寺的亮度定位比较低,无论照明方式还是灯具形式,都尽可能地接近古代朴素美。因此,照明设计手法以低位照明的漫射光为主,仿照中国古代灯笼的传统照明形式;借鉴自然光影关系将灯光通过自然元素交替变换,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在灯具选用上,定制、使用了大量灯笼等中国传统形式的灯具,常规灯具的选择也充分考虑文物保护的需求,并针对不同区域做了相应的设计。

  山门中路大觉寺的山门为一三间歇山式建筑,下面是砖石结构,开拱门一,上有匾额“敕建大觉禅寺”,上面是木结构的斗拱和屋顶。设计师选用远投光的方式,刻画题匾的韵味,烘托寺庙整体静寂、安宁与神圣的氛围。

  中轴线

  中轴线上的一砖一瓦均为文物,不可触碰,这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扰。为此,设计师采用了定制落地灯与投光灯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借助落地灯的漫反射光影响建筑本身,其次采用远投光突出大殿的匾额。同时,照明设计更侧重于营造氛围。比如,在位于中轴游览线上的大门上投射出大片圆形光,以有相的光引起无形的联想。

  大殿

  大雄宝殿与无量寿佛殿为寺内仅存的古代大殿,大殿匾额书写的“无去来处”与“动静等观”均出自乾隆帝之手。大殿立面木质陈旧,色彩暗淡,这正是大殿的魅力。与之相应,设计师用漫射光与远投光两种朴素的照明方式去还原大殿古朴的特质。而在院落空间,设计师也利用光影变化创造出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迦陵舍利塔

  迦陵舍利塔又称迦陵和尚塔、大觉寺塔,是清代雍正年间寺内住持迦陵禅师的墓塔,矗立在大悲堂北侧全寺的最高点,高 12 米。设计师用远处投光的方式将塔肚上的石刻打亮,周边呈黑暗状态,留待行人驻足、慎思。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